王昌麟(1862年~1918年),别名正豫,字瑞徵,柳街乡人。他敏慧过人,5岁其父授之以书,渐长即能赋诗作对。6岁丧父,家境日衰,其母张氏,尽售其田,以偿债所余,佃田耕作。王昌麟为人耿介,不苟取与,处世以诚,待人以礼,飘泊一生,才未竟用。民国7年(1918年)12月病逝,终年57岁。其遗著有《周官通释》《文学通论》(一名国文讲义)《晴翠山房文集》《惜斋文录》等共19卷。► 88篇诗文
洛阳有异卉,灼灼生路傍。颜色如朝霞,百步闻馨香。
五陵多游冶,观者如堵墙。竟日欢不足,秉烛飞羽觞。
凉秋降白露,气序回清商。嗟哉此异卉,倏忽无辉光。
容华不足恃,欢爱靡故常。因之感薄俗,意绪重惨伤。
恻恻摧摧,事难往追。委世而没,人知子谁?摧摧恻恻,事往难忆。
秋花在庭,念子颜色。
林日欲下,蛛丝满门。窅然深堂,疑子尚存。积苔犹昔,已无屐痕。
惨我望目,如对夕昏。一蛩悲语,倘为吟魂。
何贼乎寿,夭其盛年。测子夙意,冥应未捐。子之故人,发将变元。
召灵以气,知来慰怜。颓云一牖,已成古天。钟期手爪,吾盼琴弦。
以子郁忧,与弦结纠。畴来抚之,而发其幽。我亦能抚,不抚亦休。
大溟无涘,曷容系舟?昔别晚春,今来早秋。五年积雨,逝不还流。
百年一瞬,均此悠悠。
落叶难扫,人以愁老。匿心吾中,谁识荣槁?子为和风,我为微草。
当其拂嘘,习亦忘好。在习忘好,今始悟稀。孑影悽悽,搴子之帏。
掩子之帏,恐有风吹。要留子魂,来我梦依。
王昌麟(1862年~1918年),别名正豫,字瑞徵,柳街乡人。他敏慧过人,5岁其父授之以书,渐长即能赋诗作对。6岁丧父,家境日衰,其母张氏,尽售其田,以偿债所余,佃田耕作。王昌麟为人耿介,不苟取与,处世以诚,待人以礼,飘泊一生,才未竟用。民国7年(1918年)12月病逝,终年57岁。其遗著有《周官通释》《文学通论》(一名国文讲义)《晴翠山房文集》《惜斋文录》等共1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