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乌夜号

唐代李群玉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这波涛拍岸梦里相隔的江水边,一眼望去是漫无边际的青枫林。
有鸟儿在林间,通宵达旦的悲啼鸣叫。
此时正是个没有月亮的黑夜,四周都笼罩在蒙蒙细雨中。
就像听见人生离别的哭声,声声痛入人心。
静悄悄的夜晚还很长,空山中的悲啼之声久久不绝。
我这远方来的人听不下去,坐在这里发愁都白了头发。
假如啼叫的不是帝望化成的杜鹃,也大概是桓山鸟了。
桓山鸟所生的四个儿子长大分赴四海,它们的母亲至今还在哭泣。

注释
梦渚:即云梦泽。
是时:此时。

李群玉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2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不寐 其二

清代陈忠平

声声催上最高楼,且把寒鸣寄海陬。知否明年明月夜,阿谁来共阿侬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游(葛氏侄女子告归,作少年游送之)

宋代孙道绚

雨晴云敛,烟花澹荡,遥山凝碧。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正雨后、梨花幽艳白。悔匆匆、过了寒食。归家渐春暮,探酴醿消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友人春日山中即事 其一

宋代欧阳澈

敛翅归来口欲缄,结茅遁戢寄云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漫兴

明代倪岳

吟怀默默唤愁生,旧赏新游总未成。燕子不来春欲暮,萧然又过一清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莲花

宋代王迈

莲花出自淤泥中,过眼嫣然色即空。争似泥涂隐君子,褐衣怀玉古人风。

李群玉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