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在武昌作

明代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洞庭湖畔树叶还没有掉落,潇湘一带秋天正要来临。
高敞的书斋,今夜风雨飘摇,孤独地躺卧在武昌城中。
对故乡的思念重又萦绕心头,身处江汉不由产生凄凉之情。
不知高飞天外的鸿雁,为什么事情乐于远途跋涉,高飞天外呢?

注释
武昌:今湖北省会武汉市武昌镇。
洞庭:湖名,在湖南之北,长江南岸。
潇湘:湖南省二水名。
高斋:高敞的书斋。
桑梓(zǐ):《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梓二木,故后人用以喻家乡。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

创作背景

  作者在壮年时曾远离桑梓、流寓江湘,而这首五律,正是写于秋肃将临、诗人客居武昌的时候。秋天的肃杀凄凉,让作者更生思乡之情,于是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篇。   

参考资料:

1、 洪珏.明人诗词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01月第1版:第81页

赏析

  首联“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洞庭”“潇湘"点明客居地域, “叶未下"这个意象,则用来印证“秋欲生”的时令,是袅袅秋风将降的物候特征。此处化用《楚辞·湘夫人》:“塌搦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意,说洞庭湖边木叶虽然尚未凋零飘落,而秋意似乎已先来到了诗人的心上,已感觉到凉秋的逼进了。营造了一种秋未至而情欲悲的氛围。

  颔联“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是紧承首联“秋欲生”而来,季节变化的信号自然是风雨。在风雨催秋声中,诗人无奈,只好一个人在武昌城书斋中闷头睡大觉了。这两句以高韵胜,有蝉蜕轩举之风。

  颈联“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又承颔联“独卧”而来,转入直接抒情,第

  
徐祯卿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2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上海棠·老来还我扶犁手

金朝段成己

老来还我扶犁手。想豪气十分已无九。都把济时心,分付与一时英秀。还自笑,潦倒犹堪?酒。从前枉被虚名负。何似尊前圣贤友。纤手斫金*,一嚼不妨时嗅。颓然醉,卧印苍苔半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奇事因筑亭洲上榜曰鸥渚仍放言六绝 其六

宋代张镃

不因他处食无鱼,来慰先生索寞居。走笔赠诗君莫笑,从游此是最相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吴恺举人春草

明代程敏政

习习风初度,萋萋绿正匀。谁将方寸地,散作十分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秋夜感兴 其八

明代王渐逵

大道人人本自存,每于居处得真诠。不知扇颂缘何事,却蹈西方竖佛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怀 其二

清代屈大均

猿猴依杞楠,后羿不能射。至人与天游,鼋鼍皆默化。

利剑决浮云,玄珠烛长夜。许繇乃尧师,土苴治天下。

得鱼忘敝笱,骖螭任高驾。圣智贵潜行,毋使大盗假。

悬瓢松树间,风吹流泉泻。哀彼尘垢子,死生如传舍。

徐祯卿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