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枕石

明代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

译文

我的心同流水一般纯净,我的身体如同云一般轻盈。
我陶醉在那迷人的晚景之中,只听到了断续的微弱的钟声。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高攀龙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1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唐代张谓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
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
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
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常州卞六行乐图

明代程敏政

素紽衣摺皂纶巾,不受长安马足尘。香绕鹿车秋未老,胜游知是惜花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吴给事明卿 其一

明代王世贞

汉宫郁崔嵬,层霄缭阿阁。维昔先后谟,三灵奠鼎卜。

国是岂不显,往往沦华毂。仰睹双飞龙,夭矫盘丹艧。

畴为翼其尊,高言赞宵服。乔木抗衡飙,卑枝欣有托。

翳子翔天步,栖栖安余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气凛然庭木将坠道谦上人有南征之役赋诗祖

宋代寇准

洪府多佳致,师今欲此行。
寒山连楚远,白浪浸吴平。
烟雨经秋迥,霜鸿入夜鸣。
到时春未暮,闲听鹧鸪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美许士谦选壮丁有法二章 其一

元代叶颙

霜台宪郎文且武,曾侍绣衣持玉斧。指挥猛士气如虹,要缚南山白额虎。

檄书下县点壮丁,十万农夫胜羽林。不跨黄牛骑白马,腰弓直入秋云深。

丧乱以来无定止,民物萧条半为鬼。郡县诛求犹未已,眼观如宜泪如雨。

于戏安得老天开太平。尽戮奸贪天下治。

高攀龙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