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会昌

近现代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抒情 忧虑 愤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走遍了青山绿水,但是人依然觉得很有精力,不曾疲惫,这儿的风景最好。
会昌县城外面的高峻山峰,连绵不断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远望南粤,那边更为青葱。

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1929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1934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诗人自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这首词作于1934年7月,毛泽东在会昌登山后所作。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军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   

参考资料:

1、 李晓琳、唐名利.毛泽东诗词鉴赏.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88~89页

赏析

  这首词,如果说上阕主要是抒情,那么下阕则主要是写景。具体说,都是写的红二十二师在南线作战胜利的情景。“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这是南方战线的蓝图,作为历史的回味。“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展望。毛泽东之词,之所以不走婉约一派,是因为他的词也仍然是用来言志的,且一直都是用来表述革命之大志,因此在这里虽仅尝一脔,亦足以知一镬之味。这里会昌城外的“高峰”,直接东溟的“颠连”山势,战士喜指的“南粤”,所有“郁郁葱葱”之处,都莫不是上阕“青山”亦即毛泽东整个游击战略的写照,亦莫不是他开创新局面的“风景”的具体化。在毛泽东胸中,它是整个中国战场,岂止是“南方战线”而已。“战士指看南粤”,具体的我们可以读作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令狐相公岁暮远怀见寄(依韵)

唐代刘禹锡

别侣孤鹤怨,冲天威凤归。容光一以间,梦想是耶非。
芳讯远弥重,知音老更稀。不如湖上雁,北向整毛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夜寓居寄储太祝(一作綦毋潜诗)

唐代薛据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爱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飞空林。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官路傍

明代陈第

槐柳官路傍,华屋如栉比。
鸟革及翚飞,丹青光照地。
悬额俱生祠,各有丰碑记。
就碑读其词,叹息羡且异。
德政不一书,岂数汉循吏。
父老笑而言,官府自营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甲申登高时苦旱

明代黄公辅

前山僻地也宽宽,与客相携坐月欢。兴剧但知怜晚翠,醉馀那问正谁冠。

方贪秋色宜登眺,又觉松涛欲报寒。其奈桔槔随处是,黍禾未并茱萸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月吟赠两湖黄都督北归 其三

明代霍与瑕

元戎上玉京,驱马迅长征。筹定百蛮服,戈挥五岭清。

人安儒将雅,天借福星明。十载瞻承惯,无因可报琼。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