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题小像

近现代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爱国 忧民 励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心无法逃避爱神射来的神箭,我炽爱着仍遭受侵略和封建压迫的家园。
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注释
自题小像:这首诗原无题目,诗题为作者好友许寿裳在其发表的《怀旧》一文中所加。
灵台:指心,古人认为心有灵台,能容纳各种智慧。
神矢:爱神之箭。作者鲁迅在这里,是把中了爱神丘比特的神箭比喻为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当时帝国主义的憎恨感情。
风雨如磐:风雨,在这里指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磐,扁而厚的大石。风雨如磐,比喻国家和民族

赏析

  “灵台无计逃神失”,诗一开头就用希腊神话白虹神箭射心这个形象的比喻,倾诉了作者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作者鲁迅还在南京求学时,就努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密切注视当时的政治局势,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命运;到日本后,又接受了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潮影响,因而祖国的垂危、人民的苦难,更象神箭一样射中了他,使他无时无刻不为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担心和忧虑。这句诗展示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挽救国家危亡看作自己神圣职责的革命胸怀,表现了鲁迅积极战斗的人生观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

  “风雨如磐暗故园”,是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犹如磐石压顶,使祖国暗无天日,景象惨淡,岌岌可危。这句诗,高

  

创作背景

  1903年,鲁迅在《浙江潮》上发表了《斯巴达之魂》歌颂斯巴达人以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借以抨击清朝统治者的丧权辱国,唤醒中国人民起来斗争,并毅然剪掉象征封建传统和种族压迫的辫子,在一张剪掉辫子的照片背面题写了这首诗送与好友许寿裳。

  

参考资料:

1、 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讲.南宁市: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280-285页
鲁迅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5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姑石

唐代安麐

雾鬓烟鬟彷佛梳,老翁指点说三姑。
娉婷不嫁非无意,谁是人间大丈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朱万初二首 其一

宋代虞集

珥貂鸣佩入明光,新墨初成进御床。草野小臣春梦短,犹怀染翰侍君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集古寄滕吉甫侍御 其一

明代吴琏

一别侵寻二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故人若问吾何况,头白纷纷只醉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方伯周公挽诗

明代符锡

忆昔敬皇隆化日,属当江省校文年。持衡骢使推双竹,入彀鸿生愧比肩。

连帅遐方仍懋绩,抚安中土竟虚传。心香未炷空头白,公后应知衮衮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公济四美楼

宋代刘弇

寸心不与一物隔,远目自为千里期。便共溪山有情分,更缘阡陌识参差。

层云异日虽轻举,独鸟长年可俯窥。缇骑到家春满眼,庾公清兴不应衰。

鲁迅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