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27篇诗文
偶值三旬隙,堪偿千载忙。有官原是夏,此日岂无阳。
重过烟花市,长驱翰墨场。不缘持玉节,安得解铜章。
未去须常会,将来孰可量。试看王子宅,或比郑公乡。
饮处谁招得,行机已坐忘。园蔬从嫩摘,山果更高装。
弄月当花槛,临风泛羽觞。幽篁如客瘦,独鹤拟人长。
使者新恩渥,儒生故态狂。阳关莫先唱,西出路微茫。
多丽 秋光萧瑟,抚景增愁,填此遣兴兼悼归程氏先姊。时九月初七,姊亡日也
暮山岑。斜阳一抹初沉。听寥天、征鸿过也,燕归盼到而今。
小窗虚、风敲残叶,荒郊静、衣捣清砧。春记重三,秋怜重九,惯看疏雨弄轻阴。
暗染却、闲愁几许,脉脉感幽襟。凭消遣、琴弦筝柱,总带商音。
忆婵娟、当时聚首,兰闺何限欢心。倚苓床、挑丝共绣,携砚匣、握管联吟。
旧事空题,前期不再,重求鹿梦杳难寻。忍对此、数丛篱菊,花正绽黄金。
花知否、年来憔悴,半为情深。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