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27篇诗文
大江五千里,草堂云气孤。前揖茅君山,下瞰石臼湖。
湖上之居今几载,韩君少小曾击汰。乃公谢郡持一竿,来往溪翁钓船在。
桃花吹满旧矶头,白鸥渺渺沧洲外。君从献赋入明光,六载尚书水部郎。
长卿壁立能文赋,曼倩陆沉称酒狂。昨者睥睨长安市,结交稍得天下士。
不能訾哫贵客前,独解酣呼众人里。省署萧然退食时,梦飞半落石湖水。
上书请急觐乃公,锦帆三月过江东。加餐鲈鳜烟涛上,高枕图书云雾中。
君去莫誇湖上乐,拂衣我亦寻幽约。刺船便可系篱门,白浪高于瓦棺阁。
还家绿发意何如,只恐鸣驺促使车。谁谈安石东山事,自有司空城旦书。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