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平留赠狄司马

唐代高适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写人 赞美 同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人重视信守诺言,而您躬行重然诺之道并不感到困难。
您为报答知己,不辞奔波万里,赴边杀敌,您这信守诺言的品格实在令人感叹。
您驱马纵横驰骋于西域极远之地,您高妙的击剑之术直指楼兰古国。
您出征的行程穷尽北庭地区,您出击的锋芒直逼西海这寒冷的地带。
您学识渊博令人肃然仰望,您文笔俊秀令儒者钦佩。
您进入幕府,被委以重任,奉命赴执法者之任。
您勤于训练士卒,队伍在训练中日益精锐,征战中杀尽敌寇,无一漏网。
战胜后面见天子,进奉俘虏和战利品,论起功勋,狄司马以赫赫战绩居于首位。
您在宫殿之前激昂陈词,顾盼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狄司马的高尚品行。诗一开头即以“无宿诺”作赞誉之词,将狄司马这位志行高洁之人的伟岸形象凸现出来,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随即对狄司马品质高贵、英勇善战展开描写,言辞铿然有声,一位从金戈铁马中浴血奋战而出的英雄形象巍然屹立。虽然诗人对狄司马的功勋、神采有较多的着墨,但最终落笔之处还是他内在品质的高尚。到慷慨陈词于君王之前是狄司马内心之高洁而外露为信守然诺、奋勇杀敌、功勋赫赫的极致。在这极致之时笔锋陡转,言及狄司马为权贵所嫉,难以一展抱负,对比强烈,令人于恍然若失中领悟到更深的人生哲理。最后诗人劝勉友人不要灰心,相信功业终有成就之日,这正是诗人对友人的钦佩是根本于其志行高洁,而非表面的功勋显耀的体现。全诗语言古拙,对仗工整,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方伯滕公拜大中丞操江 其一

明代叶春及

紫阳郁崔嵬,阙里在南服。武夷似岱宗,沂泗流九曲。

五百灵运周,谁哉继芳躅。芳躅君继之,黄华翥鸾鷟。

伊余昔远游,四海莽一瞩。卖珠见楚商,玫瑰美其椟。

燕客恣谭天,齐人誇炙毂。驱马复来归,弹琴坐空谷。

一朝遇知音,并奏丝与竹。何以结同心,愿比双黄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探芳信

清代高士奇

楚天远。忆雪絮初消,芳州乍见。正移栽三径,冰根迸如箭。

筠筒喷水朝霞后,小雨吹香遍。傍幽林、碧叶纷披,赤茎零乱。

山园倩谁伴。有阿段携锄,瘦蔬沿岸。芗泽多情,吟怀最凄婉。

江蓠沅芷蝇堪佩,不到闲庭院。护春泥、珍重韶光尚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宋代梅尧臣

与君先后发,同走向京华。羡跃青骊去,将乘乌榜赊。

著鞭辞宿雨,渡水踏春沙。闻道求为县,应当学种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止

元代仇远

夜半雨忽止,老夫心顿觉。
最怜儿女弱,难受雪霜寒。
泽国无来棹,台城有去鞍。
西村归未卜,此日敢求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秦纪

清代陈恭尹

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
夜半桥边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