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示弟

唐代李贺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与弟弟离别有三年了,回家重聚有一天多了。
今晚的醁醽美酒,离家时缃帙包着的书。
一身病痛现在还能活着回来,这世间什么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呢?
何必要问五木名色,抛出去管它是“枭”还是“卢”。

注释
示弟:明弘治本《锦囊集》、徐渭批本《昌谷诗注》题下有“犹”字,因知其弟名犹。
一日:一作“十日”。
醁醽(lùlíng):酒名。
缃帙(xiāngzhì):浅黄色的包书布。
病骨:病身。犹:一作“独”。
牛马、枭卢:古代有掷五木的博戏,五木其形两头尖

赏析

  前四句写归家后的心情。首二句点明时间。“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失意归来,不免悲伤怨愤;和久别的亲人团聚,又感到欣喜宽慰。三、四句“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表现的正是诗人这种悲喜交织的复杂心情。弟弟不因“我”落泊归来而态度冷淡,仍以美酒款待。手足情深,互诉衷肠,自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乐趣。可是一看到行囊里装的仍是离家时带的那些书籍,又不禁悲从中来。这里虽只字未提名场失意,而仕途蹭蹬的景况,已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点染,委婉地显示出来了。诗人善于捕捉形象,执简驭繁,手法是十分高妙的。

  后四句抒发感慨。“病骨犹能在”写自己:“人间底事无”写世事。意思是说:“尽管我身体不好,病骨支离,现在能活着回来,就是不幸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作者辞官归昌谷后。清人方扶南说:“此当是以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而归。”当时李贺失意潦倒,病归昌谷,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 朱世英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92-993
2、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4-6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24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孤吟三首 其二

明代释函是

草深堂下日沉沉,铁壁银山若个任。晚近不生真法器,床头高挂伯牙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兰 姚叟虞琴为我写山庐好词意,作梅兰各一枝,以小词报之

魏晋高燮

开函一笑。写得梅兰双绝妙。我不如公。只爱狸奴玩意同。

老人眉寿。兼问宛如无恙否。一样堪夸。闻说娘儿字小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 其一 馀与半塘老人有西崦卜邻之约,人事好乖,高言在昔,款然良对,感述前游,时复悽绝。

清代郑文焯

据榻连吟数往年,夜窗枥马警秋眠。可怜燕市尊前月,又共吴云梦里天。

回首处,一潸然。小山招隐有新篇。淮南几树留人桂,纵得攀援不得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书

宋代刘过

重寻读书盟,笑砚已荆棘。
只堪把锄在,趁此尚有力。
世途风婆恶,躬履见险侧。
敢云卖文活,一钱知不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秘书行送达秘监

元代吴克恭

天下学士聚鸿都,老氏藏室仙为徒。汉有石渠更天禄,贞观人才颜与虞。

故事星躔木天壮,东壁神光如宝珠。阁前芝草列五色,庆云湛露垂金铺。

三皇五帝在时事,蓬莱道家之所无。近者委蛇行秘书,蜀人邵庵目力枯。

迄今一代论制作,先生合上明光趋。二十龙头还最贵,三十豸冠名不孤。

扬历中外复多载,使预朝政恐所须。窃当留中赞帝谟,奏列学者陈区区。

送酒况承光禄寺,进食何止步兵厨。还思昼夜延青琐,莫问君王乞鉴湖。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