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

唐代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边塞 抒情 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月千里照着长城,将士的盔甲寒冷如冰,戍楼上寒风凛冽,又把长安吹入梦中。
思乡的时候仰望苍天,苍天像思愁浩渺无边。刁斗的残声里残星稀落,城头响起几声呜咽的号角,随着纷飞的大雪漫漫地飘散。

注释
紫塞:长城,亦泛指北方边塞。
金甲:铁铠甲。
戍楼:边塞驻军的营房。
画角:古乐器名,出自西羌,口细尾大,形如牛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后来军中多用以报昏晓,振士气。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全唐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70
2、 钱国莲 等.花间词全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86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60-261
4、 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00-101

赏析

  这首词描写边塞风物,表现征人的乡愁。词以“紫塞月明千里”开篇。北国早寒,夜间披金甲,本已凄冷难耐。孤独中眺望远天,只见明月临关,光照千里。浩荡的月色更引发乡思。紫塞与长安之间,隔千里兮共明月,对月怀人,千载同此情感,思极入梦,因有“梦长安”之语。牛峤是唐僖宗时的进士,他笔下的人物所梦的长安,当是实指,不是如后世之以长安代指京师。说是“梦长安”当兼思故土与念亲人,且当不止此一夕为然,所以下片便不接写梦中所见如何如何,不写比写出的容量更多。

  下片仍是写月夜望乡。残夜行将消逝,望中只见高天辽阔,残星暗淡。慢漫飞雪中乡关迷茫。只听得戍楼之间间荡的画角数声,呜咽沉郁。在愁人听来,真是如拉如诉。后来周邦彦《浪淘沙慢

  

牛峤

  牛峤,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铜池

南北朝邹浩

匀叠滩头碎石,满添江面清流。聊向个中儿戏,不知何处尘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禽言 其一

明代顾清

窗鸡喔喔鸣未已,更着山禽唤人起。鸡鸣不醒唤不应,近来铜壶有六更。

吁嗟乎尔禽空复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郑贵妃金书观音普门品经 其二

明代赵昱

番经厂里见莲台,绿刺观音鬘络开。跳步也随弓样窄,中秋来舞万年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餐荔次韵 其二

明代区越

一山云起一山连,两岸花开两岸鲜。正拟听琴来涧畔,忽闻吹笛过溪前。

习池屡许山公醉,甲子谁缘绛老年。白发苍颜赴嘉会,绿菱丹荔共长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牧童词

元代周权

我牧不惮远,牧多良苦辛。所幸牧已狎,驯扰无败群。

平原湿春烟,碧草何披纷。大牛隐重坡,小牛饮芳津。

旦出露未晞,及归景常曛。时复扣角歌,歌俚全吾真。

取乐田野间,世事非所闻。歌阑卧牛背,仰见天际云。

牛峤

  牛峤,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