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曝衣篇

唐代沈佺期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评析

  此诗系沈佺期所作,题目十分奇特,它是一首历史诗,与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京城诗相似。但是,此类历史诗的传统使得沈诗中所指的事物明显地与时事有关,涉及武则天或唐中宗宫廷的某种无节制的行为。

  七月七日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之夕。沈佺期描写“银河”及宫女们的鲜艳衣服,这些衣服形成“云雾”,像星星一样闪光,呈现出天庭的场面,随意地改变了时节。在这些眼花缭乱的华丽描写后面,诗人却加上要求俭朴的结尾,显得极其不和谐。人巧能够改变自然秩序(如第二十三、二十四句),这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复杂主题,有时表示艺术及人类创造的力量,但更经常的是暗示一种危险的反常。在这首诗中,这一主题的运用是微妙的、模棱两可的,处于赞赏的描写和道德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17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 其四

宋代薛季宣

溪翁夜傍清溪立,千尺丝纶一红粒。天空月白不见人,无声露滴蘋蓑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窗春兴四首 其四

明代陆深

水心亭馆午风多,别有长条许客过。无数落花红作阵,一篙新雨绿生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紫芝行寄孙一元一首

明代黄省曾

孙子具清觞,邀我坐秋日。幽庭青葱桐树枝,翠华凉风转萧瑟。

酒酣浩歌情益欢,紫芝煌煌携我观。樽前空馀再三把,霞色云枝屡欲餐。

岧岧五岳龙茎长,飘飘不久萝衣往。鹿皮之子谐我心,静掇灵柯发孤想。

朱颜俯仰玄鬓消,坐忆丹丘骖凤镳。琼篇昔谢茅君授,他日相思弱水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倚竹歌

明代邓云霄

主人好种玉,绕屋森琅玕。青青不避三冬雪,摵摵能生五月寒。

丛底可宜喧啅雀,枝头犹欲伫鹓鸾。瑶琴抱出西园里,翛然四面清风起。

似随流水到潇湘,水碧沙明映妃子。湘江妃子绿罗裳,嫩粉初凝解箨妆。

谁道柯亭堪制笛,试听清韵一登床。细雨龙孙争迸出,须臾个个干云长。

倚竹林、消永日,棋局对壶觞,意态何真率。直节休论隐士竿,虚心且应郎官笔。

竹声戛戛发浩歌,金尊沸沸扬洪波。糟丘麴垒护篱落,七贤豪饮酣天和。

醉余梦卧伶伦谷,醒来散发晞新沐。自占园中数步阴,渭川千亩翻嫌俗。

怪底主人诗骨瘦,为对此君不食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都梁十景诗 会景亭陈迹

宋代米芾

自是韶光不耐秋,水光山色一时休。细将瓦砾分明看,片片飞来落叶愁。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