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汴河怀古二首

唐代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
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
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注释
舸:大船。
载到扬州尽不还:隋炀帝杨广游览扬州时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
汴水:汴河,即通济渠。
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下扬州乘龙舟的风景的事。
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

赏析

  第一首诗的“万艘龙舸”代指隋炀帝的船队。全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诗中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诗说当年的浩然盛大的场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实质是说当时的唐帝国早已是连隋炀帝时也比不得了。这是对当政者的警训,意味深长。

  第二首诗第一句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批驳。诗中说: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时间之长;说“千里”,以见因之得益的地域之辽阔;“赖”字则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

  

创作背景

  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消耗了大量民力物力。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写这个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皮日休生活的时代,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对于历史的鉴戒,一般人的感觉已很迟钝了,而作者却以诗文的形式有意重提这一教训。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288-1289 .
2、 游国恩 等 .中国文学史(二)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213 .
皮日休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4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砚山亭次颜鲁公联句韵谢方寅所

明代庞嵩

地启南山胜,春开北海樽。论乡知谊厚,缩席见温存。

兀石云黏护,磨崖字剥痕。山腰笼古树,巘侧敞晴轩。

烟火孤城隐,蚕桑旧俗敦。迎阳花欲舞,悦客鸟能言。

纳履跻云顶,攒衣坐石根。薜窗牵蔓蒂,药圃长芽荪。

河洛开畴画,麟凰见野原。逢时欣舜日,浪迹寄山门。

问奕吾生拙,焚香且细论。凭虚观太始,见水觅真源。

机息鸥邻席,烹茶鹤避烟。橐枢归造化,裘葛付寒暄。

自得山林寂,宁知朝市喧。抟鹏穷日表,瞿蝶托宵魂。

天阔眸踰迥,山幽俗避繁。荷衣随泻适,绣绂敢攀援。

虚引山涵泽,弘含地势坤。花封琴静鼓,萝径约同扪。

玉浸晶光合,屏联翠色屯。锦鬐舒泳跃,仙羽出笼樊。

凤去凌霄翥,龙来蜿地蟠。春融千里邑,风动万家村。

鸡犬鸣朝接,牛羊下夕昏。燎红人未散,举白酒频温。

何幸投簪客,金龟藉渥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亲旧诗六首 其二 舅氏陆文学恒若

明代张元凯

江东著伟姓,太宰迈常伦。势可移山岳,位已无人臣。

一朝被蜚语,朱户生黄尘。孙子余舅氏,青衿甘食贫。

硁硁守经学,湖乡少四邻。时念同胞姊,扁舟入城闉。

澹泊不饮酒,慰籍多苦辛。长逝渭阳水,愁绝慈闱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见怀留别韵 其一

明代谢迁

黄扉十载共丝纶,壮志相期作荩臣。大块推移终息老,浮生行止岂由人。

寻常野服随身便,忽漫韶华过眼新。若许扁舟同范老,五湖烟水久知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蜀洪至绩溪县

明代王缜

羸马缘溪湾复湾,乾坤别自一区寰。林深村落多依水,地少人耕半是山。

磴道险于过栈道,丛关高似度函关。观风欲问民间苦,旋采歌谣取次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送春日与袁重其花下小饮

清代彭孙遹

草暖莺飞,行人多上全吴馆。月洲亭畔。重把春衣换。

新绿南园,已觉参差遍。花如霰。君今不醉。负却提壶劝。

皮日休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