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唐代法照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法照

法照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 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纨扇歌赠别张秀才

宋代王称

手把白纨扇,赠君表深情。诸君试挥扬,座上仁风生。

纨扇团团似明月,不比君心圆复缺。聊将霜雪比贞素,那谓炎凉有离别。

念尔相携似故人,冰壶玉树宛相亲。草圣从经内史笔,西风漫障元规尘。

忆当长信深幽地,曾对佳人掩双泪。此日临岐一送君,莫学秋来便相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妃曲

宋代徐得之

妾生岂愿为胡妇,失信宁当累明主。
已伤画史忍欺君,莫使君王更欺虏。
琵琶却解将心语,一曲才终恨何数。
朦胧胡雾染宫花,泪眼横波时自雨。
专房莫倚黄金赂,多少专房弃如土。
宁从别去得深嚬,一步思君一回头。
胡山不隔思归路,只把琵琶写辛苦。
君不见有言不食古高辛,生女无嫌嫁盘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赵郎中之任保宁

明代杨巍

自古阆中贤太守,其间强半有诗名。以君起草明光殿,遂尔分符大获城。

秦代金牛开驿路,巴童竹马候行旌。治平十咏应先和,涪水皆添白雪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鹫岭山庄寻秋

明代李因

十丈悬崖挂薜萝,参云峰顶见嵯峨。閒搜怪石秋林晚,独听残钟晓月过。

黄叶山前人迹少,白云天际鸟声多。冷泉亭下潺潺水,不许渔舟唱棹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春曲寄子冲 其二

明代欧大任

曲中花半开,羯鼓莫频催。芳草思公子,春从濮上来。

法照

法照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