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兵革久未息,乾坤正艰危。幽人多在野,志士思济时。
羡子英妙年,献策白玉墀。仲舒天人学,贾生哀痛词。
纵横三千字,感激万乘知。授官八品内,局促山县卑。
英英麻姑云,日夕恒见之。上堂具甘旨,下堂咏书诗。
南伯荐贤能,引用无嫌疑。樵川江闽会,录事烦剧司。
藉尔才识良,纲纪慎操持。君实国右族,已具廊庙姿。
况是科第出,岂徒刀笔为。晨兴理舟楫,江水清涟漪。
天高霜露肃,日出寒山迟。岂无一樽酒,饯尔远别离。
黾勉古人训,树立当自兹。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