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策勋万里

明代高启

策勋万里 ,笑书生骨相,有谁相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
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笛里关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伫。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
抒怀 批判 社会 言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立功边疆,是谁在推许我的面相?我自恃壮志凌云,羞于与胸无大志的碌碌无为之辈相比。(我)酒后又雄健有力的言谈,一把长剑舞出奇异的气度,张口便可吐出令人惊异的诗句。(却因)际遇难逢,不得机会,无法如黄鹤一般轻快地飞翔,一展抱负。
我骑着马儿东西南北漫游各地,十年了仍客寄他乡。只关心家乡的农家饭菜,只怕要被陈登所耻笑。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而我却沉湎于自家田园之中,回头看去凝神久立,内心极不平静。但是我的年纪尚未老大,也不应太多失望。

注释
策勋万里:立功万里外而记功于策。骨相:骨骼相貌。古人以此推测人的命和性

创作背景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二十五岁的高启隐居在吴淞青丘。这时,嘉兴相士薛月鉴来访,断言高启不久就要飞黄腾达。虽然高启表面上一再表白此生只求安居乐业,决无其它非分的妄念,但日后辗转反思,他的内心依然徘徊于济世与退隐之间,因而作这首《念奴娇》抒发内心的矛盾。   

参考资料:

1、 王兴康.中国诗歌宝库 明清词曲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08:49-54

赏析

  这首词以赋法述怀,即借用形象的语言去铺写自己的心志怀抱。上阕描写自己的壮志奇才、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叹。“策勋万里”,抱负不凡;“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浯”,才气超群,但是,终究无人相许,故难以施展抱负,“未容”二字包含了多少愤慨之情,不平之气。下阕紧承“风云无便”二句写自己的遭遇:不仅壮志未酬,抱负成空,而且“匹马尘埃,东西南北犹羁旅。”面对这种现实,作者内心充满了济世与退隐的矛盾,最后两句既是对自己的慰勉,也是对社会的控诉。万里、东西南北,境界辽阔;剑、风云、黄鹤、马,意象雄健;曲折有致,一气流贯,为明词中的佳作。

  词的开头三句即从薛相士来访说起。“策勋万里”即立功万里,“策勋”,记功于策。“骨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经南日,吊沈彤庵相国

明代张煌言

木落天空肃气森,重来海岸怅人琴!从秦狐偃空投璧,去越鸱夷枉铸金。

渭曲璜随双鲤逝,延津剑化一龙吟。只今桑下谁相语,独倚孤篷泪不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故人寄槟榔

明代钟芳

揽衣独坐窗宇凉,何物沁入秋庭香。迢遥寄置必佳品,指点启封聊一尝。

君多啾唧齿牙脱,我亦潦倒须眉苍。何当归去逐樵隐,同看洞天苍海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戊子九月寿宫随驾步视宝城还于东廊称贺玉音

明代于慎行

朱楼绛阙冠层霞,玉旂金支驻翠华。
元相幄中分御锦,侍臣冠上珥官花。
仙基步阅教随驾,别殿常参命赐茶。
可道龙颜多喜豫,万年福地属皇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七首 其二

清代史承谦

太息骚坛,几经消歇,凭谁主持。算样香人去,吟情未老。

流花集在,秀句堪师。衣惹炉香,才夸宫体,归梦莼鲈肯后时。

因风便,为江东耆旧,频系相思。

曾闻花雨填词,定不愧、当年杜牧之。问阻风中酒,心情何似。

薰香摘艳,怀抱谁知。莫讶年来,玉颜非昔,禅榻茶烟漾鬓丝。

知何日,共半楼烟雨,相对论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霜天晓角·翠簟一池秋水

宋代王沂孙

翠簟一池秋水,半床露、半床月。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