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所居村舍

唐代杜荀鹤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
衣食旋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军兵离去,家室一空。财物掠夺走,男子抓了丁。税赋的数额又哪里容许减去一分?
缺衣少食尚可勉强解决,赋税常交又急迫,听到传令让人心惊。
到了夏天,桑树疯长充塞村寨,却无人养蚕,无丝可织。到了春耕时节,田野荒芜,耕牛都被犒劳了军队。
这样下去,哪一州县会得到好处呢?只有那些军棍酷吏靠宰杀榨取百姓得到更多功勋。

注释
税额:规定应缴赋税的数字。宁容:岂容,不许。
旋营:临时对付。
赋输长急:官府长年都在急迫地催缴赋税。输,送。
充寨:充作修营寨的木料。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战乱纪实诗,诗人将村居耳闻目见的情景,绘成一幅广大农民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图画,篇中揭露了社会政治昏暗,民不聊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疾苦与呼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写战乱造成的农村萧条凋敝,声讨了一群屠杀人民起家的官吏。  

参考资料:

1、 陈顺烈.五代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9

赏析

  这首墙头诗,题在作者所住村舍的墙上,意在叫大家看,所以写得很通俗。某些前人和今人以“鄙俚近俗”贬斥杜苟鹤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孰不知既反映民间疾苦,又力图写得通俗易懂,尽可能争取更多的读者,正是杜苟鹤的难能可贵之处。

  离乱之后,诗人寄居在一个被战争蹂躏的满目疮痍的村庄里,他见到许多农舍,空无人居,由于赖以蚕织的桑树竟被砍伐,充作修营寨的材料,所有耕牛也都被杀掉犒劳了士兵,使得蚕没法养,帛不能织,大片田地也遭到了荒芜,人们缺衣少食,只能凑合着过,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农家所负担的赋税一分也不能少,催缴赋税官吏的呼喊声仍然非常急迫,实在惨不忍听,作者最后指出,遭到兵燹之害得并不只这一个村庄,而是许多州县。官府怎么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拜方正学先生祠堂二首 其一

明代顾起元

白马魂空结,朱蛇谶岂真。九重原叔侄,一死自君臣。

鼎镬当年事,蒸尝异代人。西山一抔土,寂寞掞冬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松石舍人秋夜不寐

元代袁士元

抛书欲卧意迟迟,坐听秋声思惨悽。萤火独飞侵幔小,星河斜落压城低。

牙筹历历随更转,燐鬼啾啾隔水啼。更为挑灯移近榻,与僧相对话曹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陈生

明代李之世

平芜十里下苍茫,枫树高凝万叶霜。却望故园秋色里,不知天与大江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僧拜石

明代朱谏

高蹑礼斗坛,俯身向南极。顾影落东暝,来踪自西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月九日霁色可喜三首 其二

宋代周紫芝

朱门深闭得香多,晓日烘帘气自和。此地有窗无一席,固应宜著病维摩。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