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汉家天子的马厩中,有西域天马蒲梢。一片片苜蓿石榴,遍布在长安近郊。
御花园内的侍从们,都知道神奇的续弦胶。原来皇帝出行的车队中,看不见汉武帝鸾车插鸡翘。
那聪明机灵的东方朔,曾偷过西王母的蟠桃。汉武帝发誓修造金屋,用来贮藏心爱的阿娇。
谁料到苏武从匈奴回国,再也见不到这一代英豪。他前去茂陵为皇帝守陵,只见茂陵松柏风雨萧萧。
注释
茂陵:陵墓名。汉武帝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天马:骏马。蒲梢:古代骏马名。
苜蓿:豆科植物,原产新疆一带,因大宛马嗜食,汉武帝遣使采其种子
参考资料:
首联咏汉武征讨大宛,出使西域,不仅获取了“蒲梢”千里马,在长安郊外到处都种上了从西域进贡来的石榴、苜蓿——这好比武宗皇帝抗击回鹘,迎接太和公主归国,又诛杀了昭义叛将刘稹等一样,均可算得上是名动朝野,“武功”堪夸。
颔联说汉武一味地爱打猎,弓弦断了,就将西海国献来的用麟角和风喙煮成的“续弦胶”拿来,用嘴濡湿粘好再射;经常微服私游,不用插。鸡翘”标志的随从车队陪驾,而屡冒风险——这又和武宗迷恋游猎,荒废政事,如出一辙。
颈联感叹汉武空好神仙,重色轻才,不爱惜东方朔般的贤士,却只知宠爱陈阿娇之类的后妃,发展到了“金屋贮美女,窥桃饿贤才”的不公地步;这和武宗不认真求贤致治,崇信道士赵归真,宠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淮河春水高七尺,西入潢川浸蛇石。千里汝南皆疾风,天地黤惨雷霆激。
蛟潭涛起龙宫幽,鹭走獭饥鱼尾赤。刘君好事来欢呼,钓竿袅袅沉珊瑚。
出手获得四十九,送我长淮双鲤鱼。贯之以柳尚瀺灂,庐儿三匝喜欲跃。
急呼饔人奏鸾刀,鲙出玉盘雪飞落。先生惯饱南海䱜,一官苜蓿亦不薄。
得此引觞仍大嚼,紫驼翠釜非吾乐。劳君尺素劝加餐,字字琳琅石上看。
君今正是投竿日,我已思归烟水寒。他时鲈鳜傥堪煮,更有新诗报淮汝。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