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204篇诗文
左顺门前哭声起,诏狱争收杨太史。两番败杖血未乾,失病匆匆行万里。
万里投荒供远游,点苍山色横吟眸。禅房小住二十日,遂令名迹成千秋。
海光旧额问谁署,楼上徘徊不忍去。轶事曾闻续采鸾,此是先生著书处。
六书转注留艺林,一字价值双南金。楼与先生同不朽,从今蛮语变华音。
先生品羞璁萼伍,先生学本程朱主。德业何由臻日新,资性不足书堪补。
年年瘴海嗟飘零,只眼徒为白也青。一编商榷亦偶尔,斯楼终古流芳馨。
君不见,梁王宫殿生禾黍,黔国亭台游雀鼠。胜地非逢著作才,雕梁画栋归何许。
又不见,《实录》亲持史局权,赎刑谠论动经筵。回翔馆阁终无恙,安得修名绝域传。
呜呼簪花傅粉皆游戏,气节犹存大礼议。木密谁争投笔功,桂湖空忆藏书地。
《垂柳》诗成任自讴,一声横笛不胜愁。那知明社成墟久,突兀天涯剩此楼。
天造其山,在贵之阳。二十四峰,拔地峭刚。其山维何,如彼玉苍。
宅位于离,火德之祥。南山何有,有方其岩。若堂甚夷,若门者三。
穹者圆盖,植者羽参。石像天成,匪凿匪劖。陟彼山巅,有洞益奇。
南北户通,千里頫窥。伊晋之洪,采荣于斯。丹飞井霤,木润草滋。
昔我太宗,云章下贲。于皇仁庙,奎文狎至。岩处有辉,神护孔閟。
丕昭圣朝,声化远暨。南山不骞,天子万年。南山不朽,天子万寿。
无量惟寿,与天齐久。小臣作诗,永飏于后。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