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

清代黄景仁

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纤云激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
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
声长声短鸡续呜,曙色冷光相激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夜色苍茫之际,稀疏的梧桐树上笼罩着迷漾的烟雾,络纬的鸣声时断时续地啼着,一阵阵凉意沁人心肺,白露为霸,寒彻无边的大地。
轻云飘荡,明月已沉向海中,满天星宿闪烁,令人感受到阵阵秋风在天际吹拂。
在万籁俱寂的秋夜中,络纬的唧唧声已经显得格外清晰,而歌声更是冲破静谧的夜空,回荡在亭台楼榭之间。
雄鸡连续不断地报晓,熹微的曙色与清冷的月光交融激射。

注释
络纬:鸟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子夜:即《子夜歌》,为南朝时流行在江南的民间歌曲,曲调菱怨。
冷光:月光。

参考资料:

1、 宋丽静选注,宋元明清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10,第223页
2、 本社编,元明清诗鉴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432页

创作背景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秋天,黄景仁仍在安徽学政朱筠的官署中。此时,他随着朱筠来到六安,于某夜心有所感,写作此诗。   

参考资料:

1、 宋丽静选注,宋元明清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10,第223页

赏析

  该诗开头两句,诗人描绘秋风萧瑟的景象,形象化地写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天景象。“纤云微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写秋高气爽、轻云飘荡的天空景色,天空与大地的秋色相互呼应,极力渲染秋夜幽静的气氛。“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写空寂的楼台亭榭回荡着《子夜歌》的哀苦声音,《子夜歌》是南朝时流行在江南的民间歌曲,曲调多哀怨。在万籁俱寂的秋夜中,络纬的唧唧声已经显得格外清晰,而歌声更是冲破静谧的夜空,回荡在亭台楼榭之间,撩人情思,使人难以入眠。歌声冲破静谧的夜空,更增添一种悲秋的气氛。诗用“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两句作结,描写雄鸡连续不断地报晓,熹微的曙色与清冷的月光交融激射,夜幕逐渐隐退的景象,预示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17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署中有柳状颇类松予深有意焉因为赋之 其二

明代范景文

亦自随风舞,却闻谡谡声。倩人传异貌,容我寄微情。

春老花飞少,堂深柏并清。萧然常格外,另结岁寒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花 其四

明代黄锦

春光骀荡日迟迟,杜宇声声叫柘枝。若为残红伤往事,故于嫩绿起幽思。

寻芳游子空回首,拾翠佳人恨后期。安得东君长作主,杏园买醉不伤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广生南还二首 其二

明代卢龙云

朔气寒方凛,游人念故园。早梅迎客骑,疏柳对离樽。

白雪新篇富,青云旧业存。谢庭多赋客,归与共玄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鞠歌行一首

明代黄省曾

北风来,冰峨峨,瑶台玉马显么魔。唐虞不再岁易徂,采薇采薇首阳歌。

良人何许卧云萝,圣贤虚生古来多。红颜倏忽将奈何。

设兔罝,张鸟罗,麒麟紫鸾在山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知府黄龙图 其二

宋代刘弇

早岁声名动玉除,区区汉日谩严徐。高将官况云难学,清得才情水不如。

端的好光亲日月,分明有力是诗书。轩轩昭代文章伯,谁识麒麟下紫虚。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