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伤农

唐代郑遨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
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颗颗精细的红稻米饭啊,那是耕牛滴滴的血凝成。
贵族们吃喝玩乐赏珍宝,饮酒而吐出红米饭不停。

注释
伤:哀伤、悲悯之意。
红稻:指红色的稻米,为稻中的一种,亩产量低,较为珍贵、罕见。
颔:下巴颏。
珊瑚:海中的珊瑚虫的分泌物和石灰质骨骼形成的,像树枝状,多为红色,也有自色的,经加工成珍贵的装饰品,古代富贵人家常将它供于几案上,作赏玩的珍宝。
衔杯:饮酒。吐:吐出红米饭。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6-237
2、 尚作恩.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19-320
3、 严洁.晚唐诗鉴赏:凤凰出版社,2006:633-634

赏析

  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居中度过,其诗亦多隐逸之风,这首《伤农》却是一篇富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对封建剥削阶级的奢侈浪费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此联描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红稻”指红色的稻米,不仅清香好吃,且富营养,多供贵族、富豪之家食用。这里不用一碗,而用一粒,便含有农民一年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才有人们碗中之餐,粮食得来粒粒都含着辛苦之意,用词着意甚深。“牛颔血”,牛在耕田时下巴被套绳磨出血来,突出了劳动的艰苦,然而牛既如此人更不堪,诗人借牛颔血烘托了劳动人民耕种的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和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郑遨

  郑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诗人,滑州白马(河南滑县)人。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是“嫉世远去”之人,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 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雨嘲客负约

明代许相卿

雨作重阳妒胜游,登山有约望来不。却怜剡客能高兴,风雨漫天夜放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悼亡

明代石宝

骤骥下长坂,日月双转毂。容华易消歇,奈此光景速。

结发与君欢,绣帘映华屋。芙蓉为君面,秋水为君目。

佩君宜男草,饭君落英菊。谁知绰约姿,弃置在山谷。

凄风偃蔓草,犹疑靡罗縠。皎月射危坡,哀乌号古木。

安知下泉人,不念我幽独。君无儿与女,谁为君斩服。

白杨渐有芽,二月酒初熟。荒凉隧道外,徒使奔童仆。

纸钱烧作灰,素手岂堪掬。抛殽在中野,秪充饥鸢腹。

回风从西南,袅袅如纺轴。未知是芳䰟,瞻望令頞蹙。

伉俪虽人合,乃亦系骨肉。顾彼双飞鸟,安能不反复。

语尽情未舒,聊以歌代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宜园题壁

清代舒梦兰

山禽唤我来,落日催我去。潺潺石上泉,似共幽人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竹石亭

宋代陈著

卷收湖海入高怀,勘破人閒蛇影杯。
老骨耐看寒后柏,古心相沃渴中梅。
何妨风日同清美,不怕山云碍往来。
多少诗香播牙颊,夕阳移酒坐兰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秋华·木芙蓉

宋代吴文英

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锦段镜空,重铺步障新绮。凡花瘦不禁秋,幻腻玉、腴红鲜丽。相携。试新妆乍毕,交扶轻醉。
长记断桥外。骤玉骢过处,千娇凝睇。昨梦顿醒,依约旧时眉翠。愁边暮合碧云,倩唱入、六幺声里。风起。舞斜阳、阑干十二。
典故 忆旧 咏物

郑遨

  郑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诗人,滑州白马(河南滑县)人。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是“嫉世远去”之人,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