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守岁

唐代李治

今宵冬律尽,来朝丽景新。花馀凝地雪,条含暖吹分。
绶吐芽犹嫩,冰□已镂津。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
送迎交两节,暄寒变一辰。
李治

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詹少游之平江

宋代王炎

溪上相逢把盏时,回头今是一年余。
闻君有喜驱都骑,顾我无聊守敝庐。
信道此行骑凤背,未知何日寄鱼书。
月明千里关山隔,莫为新情忘故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高丽使

宋代刘攽

绝域求通使,皇华益藉才。男儿万里志,笑语片帆开。

积卤生阴火,奔涛起昼雷。曝鳞成岛屿,吐气误楼台。

城邑东迎日,居人学用杯。诗书自天性,冠带及家陪。

岁月如勤止,登临亦壮哉。威声逾肃慎,仙事指蓬莱。

鹏向南溟近,槎常八月来。言瞻析津次,遥见二星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久

明代蔡羽

雨久客不过,苔花满厅事。
幌虚波交萦,树茂阴飒至。
鸥来狎园薄,邻荒度墙荔。
霁景散林氛,徙幕高明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勾漏洞

明代张吉

涓涓丘中溜,寂寂岩下烧。嵓扉敞今古,参错垂万窍。

往稽诸洞天,浮世岂同调。安知红尘里,搜抉得雄峭。

涉江褰我裳,昨喜望都峤。奇观复今日,丛冗奋孤啸。

曾闻稚川翁,皓首慕虚妙。乞令此炼丹,遗生脱悲吊。

我携两将军,深讨逐群爝。石骨冷难嘘,寒潭深不钓。

空馀旧床底,尚有碧砂料。一醉不愿馀,旋车逐残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关山月

明代乔世宁

关山一片月,扬彩射金微。
胡马中宵动,天街七晕围。
将军横塞角,少妇捣边衣。
为有刀头望,长看破镜飞。
李治

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