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唐代柳宗元

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成林手所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为谁用?
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石门长老身世如梦,当年栽种的檀香已经成林。
静坐念禅今非昔比,莲华经念了万遍有谁倾听?
如今年过七十早已忘却往日的追求,筋力衰减再不会壮志凌云。
不要向东边窗外春天的原野张望,晴空下百花盛开野鸟却已飞尽。

注释
身如梦:指人生往事如梦。
旃檀(zhāntán沾谈):梵文“旃檀那”的省称,即檀香。手所种:指旃檀的幼树是石门长老亲手栽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其意是说,石门长老长年坐坛念经,年岁渐老,今非昔比。
万遍:形容反复念诵。莲花:指《妙法莲华经》,这里泛指一切

鉴赏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属于借题发挥,即借用石门长老的形象,抒发作者忠于朝庭、希望得到朝庭的理解和重新起用,而长期被冷落的悲愤失望的心情。

  诗的首句通过“石门长老”的形象,引出作者往事如梦的感慨;第二句借“旃檀”的形象,说明官场新贵们的得势。三、四句再借“石门长老”之言,说明江山易主、改朝换代、作者的忠心无人理解,等待重新起用已经无望。五、六句以“石门长老”的形象和自白,慨叹人生易老和作者生平抱负的落空。“忘机”,就是已经“无意苦争春”。“贪爱都忘”,就是心的颓丧,不再有理想与追求。七、八句是诗的尾联,也是对全诗的总结。这两句通过对“东轩”外春日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类似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作者以青春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1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中春暮

宋代陈昂

不见春和候,开门失翠微。
莺声悲冻在,花气怨春稀。
地远谁修禊,山深未试衣。
故园怜久别,合眼即能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春闲居和荩卿侄

明代范汭

舍南舍北雨声催,款款闲鸥逐队来。欲买鱼虾唤江艇,楝花临水筚门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四鼓城隍庙合祭群神

明代于谦

银烛金炉布庙廷,光辉照夜夺繁星。共祈霖雨苏群品,普愿天符命六丁。

造化无私应洞鉴,鬼神有耳亦同听。虚空陡觉浓云布,更喜飙轮即渐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题双泉

宋代释德洪

阎公立朝时,凛然古遗直。孤忠捍世波,砥柱屹挺特。

一旦成千古,埋玉秀山侧。至今山中泉,实以配公德。

欲知其源深,下涨千顷泽。沙渠走清快,石井湛绀碧。

譬如渑与淄,相去无寻尺。日光每下彻,山影必倒植。

倚栏应忻然,游鳞见尾脊。知谁念纯孝,满掬种白石。

粲然生玉英,冥感吁莫测。泉旁有精舍,闻多登览适。

何时同二老,追逐扶瘦策。诗成坐假寐,梦历秋山赤。

想见环佩清,绕除馀响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纯甫如江南

宋代王安石

青溪看汝始蹁跹,兄弟追随各少年。
壮尔有行今纳妇,老吾无用亦求田。
初来淮北心常折,却望江南眼更穿。
此去还知苦相忆,归时快马亦须鞭。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