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思台

唐代罗隐

芳草台边魂不归,野烟乔木弄残晖。
可怜高祖清平业,留与闲人作是非。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四时花鸟 其二 荷花鹡鸰

明代杨士奇

往来傍莲塘,飞鸣不相离。比似兄弟心,相亲不相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安道

明代孙继皋

长安道,道上行人多,五侯七贵纷相过。黄金绾印青丝緺。

长安道,道上行人少。满眼风波平地来,对面山川尚心好。

人来人去不相知,骋智争名无尽期。可怜头白不醒悟,只说天西蜀道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泉望灵峰有怀周娄二生

明代吴与弼

杖策閒来步夕阳,云峰遥望意何长。峰前二妙相暌久,鱼雁东西两渺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卧龙冈访朱子筑庵处用朱子韵

清代易顺鼎

老龙卧垂涎,成此千丈湫。力能沛甘霖,络绎金简投。

过时若无用,委弃荒山陬。神功不求试,又岂畏人求。

我来访灵境,山路阻且修。双崖呀然开,始见风云幽。

太古铁色壁,倒挂三峡流。伟哉造化奇,神鬼莫能谋。

哲人惬兹区,卜宅尝屡游。顾名缅英贤,溟漠神相酬。

至今寻丈间,名与天地留。吾闻龙为德,出则被五洲。

退藏一壑内,有若枯枝樛。吾侪但饱啖,望古真堪愁。

徘徊日将暮,烟霭何纷缪。回首望苍崖,寂寞飞龙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 其四

宋代葛胜仲

紫阳如佳人,晻霭送征舳。含愁入长眉,尽敛故时绿。

语儿已在眼,欢迎走僮仆。旧社问枌榆,新径开松菊。

还家聊作客,行色催辇毂。同升纱笼人,拔士有丰禄。

会当出水镜,一洗凡眼肉。跻荣赤墀涂,雁门诗可复。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