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初中古诗 边塞 写景 战士 早教 最美 优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燕瑾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

  

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32-133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84-85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雨

清代陈忠平

老蔬生嫩荚,云湿月初收。怜惜无眠客,轻敲一院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姚黄

宋代宋庠

世外无双种,人间绝品黄。
已能金作粉,更自麝供香。
脉脉翻霓袖,差差剪鹄裳。
灵华馀几许,遥遗菊丛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题

明代朱德琏

偶闻《渌水曲》,欲托黄金徽。
弦手不相应,心随别鹤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赴计偕呈同志

明代王世贞

神都亘天北,长河万里开。文星起吴会,熠煜凌金台。

朔气日夜深,我行何壮哉。君看孤舟去,应驱驷马来。

丈夫但有足,迹当遍九垓。长揖辞故知,肯为儿女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食黍行

宋代王安石

周公兄弟相杀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富贵常多患祸婴,贫贱亦复难为情。
身随衣食南与北,至亲安能常在侧。
谓言黍熟同一炊,欻见陇上黄离离。
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