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寒食野望吟

唐代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
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注释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
乔木:高大的树木。
垒垒:众多的,重重叠叠的。
尽是:都是。尽,皆也。
冥冥:昏晦的样子。
重泉:黄泉,九泉,是人死后的归处

赏析

  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人们会在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天,祭扫坟茔,慎终追远。其实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的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达诏令:将扫墓祭祀活动编入“五礼”,使得清明扫墓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就描写了寒食扫墓的情形。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说尽了生死离别。黄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道尽生离死别的苦痛。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门赵侍御二

宋代宋庠

此地淮壖极,连樯北转初。
风烟寒背楚,陂泽远通徐。
葆髮惊秋外,葵心恋阙馀。
不忧芳岁晚,松柏自扶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苦热绝句十首 其十

明代顾璘

葵扇桃笙湘竹床,捲帘高卧汗如浆。何如赤鲤澄波冷,不及玄蝉密树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剑阁铭

清代孙桐生

剑门设重险,巨石磨锋铦。扪藓读铭词,古藻秋霜严。

溯维柳柳州,亦越欧阳詹。览古复垂戒,字字罗箴砭。

吁嗟乎,前蜀刘禅后孟昶,国无人兮道已丧。阴平自有裹毡人,如此雄关空复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端午雨饮伯英池馆

宋代韦骧

山城重午遭阴晦,谢氏池亭亦自堪。野色映来歌舞好,炎威消去酒肴甘。

手中菖屑随杯泛,头上榴花带雨篸。且尽主人留客兴,明年谁北复谁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鹤联句

宋代滕宗谅

上霄降灵气,钟此千年禽。
幽间靖节性,孤高伯夷心。
颉颃紫霄垠,飘飖沧浪浔。
岳湛有仙姿,多钧韶无俗音。
毛滋月华淡,顶粹霞光深。
目流泉客泪,翅垂羽人襟。
腾汉雪千丈,点溪霜半寻。
纖喙砺青铁,修胫雕碧琳。
岩栖干溪树,泽饮卑蹄岑。
鸾皇自埙篪,燕雀徒商参。
独翅耸琼枝,群舞倾瑶林。
病馀霞云段,梦回松吹吟。
静嫌鹦鹉言,高笑鸳鸯淫。
金精冷澄澈,玉格寒萧森。
洁白不我恃,腥膻非所任。
稻梁不得已,虮虱胡为侵。
天池忆鹏游,云罗伤凤沈。
风流超缟素,雅淡绝规箴。
相亲长道情,偶见销烦襟。
西汉惜冯唐,华皓欲投簪。
南朝仰卫玠,清羸疑不禁。
端如方直臣,处群良足钦。
介如廉退士,惊秋犹在阴。
几诮鹰隼鸷,羁韛俄见临。
还嗤凫鹥贪,弋缴终就擒。
乘轩乃一芥,空笼仍万金。
片云伴遥影,冥冥越烟岑。
长飚送逸响,亭亭出霜砧。
蓬瀛忽往来,桑田成古今。
愿下八佾庭,鼓舞薰风琴。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