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唐代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送别 边塞 写景 地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听阴山人们说过多回,西方热海之水好似煮沸。
海上各种鸟儿不敢飞翔,水中鲤鱼却是大而肥美!
岸边青草常年不见哀歇,空中雪花远远融化消灭,
沙石炽热燃烧边地层云,波浪沸腾煎煮古时明月。
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烧,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
气浪弥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广大边塞地带笼罩。
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热海之畔夕阳正要西落。
君居柏台威严好似寒霜,热海炎气因而顿觉淡薄!

注释
热海:伊塞克湖,又名大清池、咸海,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崔侍御

鉴赏

  这首借歌颂热海的奇特无比以壮朋友行色的送别诗,是诗人在北庭,为京官崔侍御还京送行时所作。此诗或写于交河郡,或写于轮台县。热海即伊塞克湖,又名大清池、咸海,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岑参虽未到过那里,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  

  岑参的边塞诗独具特色,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他的诗突破了以往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而《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则是其中一篇很有特色的边塞诗,它巧妙地把写景与送别结合起来,却又没有丝毫的矫柔伤感之请

  

创作背景

  这首送别诗,是诗人在北庭,为京官崔侍御还京送行时所作,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此诗或写于交河郡,或写于轮台县。岑参虽未到过热海,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51-254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51-254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4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

唐代白居易

十载与君别,常感新蝉鸣。今年共君听,同在洛阳城。
噪处知林静,闻时觉景清。凉风忽袅袅,秋思先秋生。
残槿花边立,老槐阴下行。虽无索居恨,还动长年情。
且喜未聋耳,年年闻此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帝问日{左石右单}

宋代刘子翚

汉朝人物尽英奇,武帝招延盛一时。
拒谏不能容汲直,托孤何至用胡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郊驾出

明代陆深

南郊清禁锁乾文,时倚斋居望瑞云。帝辇欲来香满路,宫门乍启晓初分。

芝房桂栋圜丘殿,虎旅龙骧太乙军。昔日杨雄空丽藻,唯将羽猎奏明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白鹤峰壁

明代叶春及

紫府曾通籍,青山每振衣。朅来骑白鹤,清影照江湄。

说法龙潜听,开门鸟独飞。正怜峰顶树,今日更葳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探芳信·为春瘦

宋代吴文英

为春瘦。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
娇懒强拈绣。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舞衣叠损金泥凤,妒折阑干柳。几多愁、两点天涯远岫。
爱情 相思 愁绪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