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嫁娘词

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
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注释
三日:古代风俗,新媳妇婚后三日须下厨房做饭菜。
羹:泛指做成浓的菜肴。
“未谙”句: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谙: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遣:让。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称小姑子。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57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28-329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46

鉴赏

  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嫁娘,令人过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词》内容如朱诗之续,艺术上亦不相让。

  古时常言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照例要下厨做菜,这习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紧要。所以新媳妇总会有几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厨下”直赋其事,同时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无关紧要的环节,写出来就有表现新妇慎重小心

  

赏析

  “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妇在新嫁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应付了难局,使得事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甚至富有诗趣。像王建这首诗所写的,就属于这一类。这也是唐代封建社会礼教控制相对放松,妇女们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够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

  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摇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洗手”标志着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在婆家开始他的劳动,表现新媳妇郑重其事,力求做得洁净爽利。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诗的后两句是说,不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41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泊庐陵

唐代刘琏

彤霞炫馀晖,日落川上明。漾舟循水岸,凝瞩瞰连城。

楼阁相映带,雉堞互回萦。春树郁苍苍,色与暮云平。

陟径坐孤驿,华烛荧如星。端居有馀閒,庭馆凄以清。

稍喜人语静,又闻翔雁鸣。依依越乡感,戚戚怀禄情。

览诗不成章,欲语谁与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

唐代岑参

先生近南郭,茅屋临东川。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有时著书暇,尽日窗中眠。且喜闾井近,灌田同一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谨依怡园主人原韵,藉纪陶社成立为他日念

清代祝书根

我生几见当头月,但论性情不论迹。当筵忽惊主人诗,累世频沾君子泽。

我欲穷途哭嗣宗,相知岂分南北宅。兴来诗酒且追陪,莫问焦头与烂额。

今年太岁值丙寅,生气虎虎寻诗伯。银花齐放上元红,寸铁不持鏖战白。

天生贤宰作主盟,保护风雅同保赤。回视濂溪清复清,仙才飙举奋六翮。

陈思八斗旧知名,绛县甲子尊前席。文如燕许笔如椽,座有纪群声有力。

其他盟侣俱觥觥,绣凤描鸾侈雕刻。愧我庄荒骥尾随,爨馀未解唐音格。

一诗一酒气相投,三沐三薰心则获。转眼春光二月天,主盟贤宰徵嘉客。

寸怀得失古今同,斗醑催将篇什百。闻有东山继起英,想望夷犹不忍释。

世间安得素心俦,到此聊以数晨夕。昨夜桃花开满林,春来江水增千尺。

此时此地小勾留,匹夫自有兴亡责。纷纷我笑热中人,底事以心作形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迓泉守晚宿囊山

宋代黄公度

山木转斜晖,秋风动客衣。
露华侵坐冷,星宿傍檐稀。
楼迥钟声隐,更长烛影微。
年来倦奔走,早觉利名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怀 其七

元代王冕

浮生失故业,穷岁无宁居。
朝行汧陇间,暮止沧海隅。
凄其风雨交,饥寒呆泥涂。
寥寥太古怀,目击谁与俱?齐君不好瑟,嬴氏不爱儒。
举世媚同尘,出类为疏迂。
何如归去来?且作耕田夫。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