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
陂(bēi):池塘的岸。
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寒漪(yī):水上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译文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慢慢的朝家而去,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注释
陂(bēi):池塘。
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浸:淹没。寒漪:带有凉意的水纹。漪(yī),水波。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信口:随口。
参考资料: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1、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
宋诗与唐诗中的不少写景之作,都是诗中有画。但唐人诗中之画,多为妙手天成;宋人却更多是有意为之。尤其是南宋末年,一些作家常以七绝的形式,进行这方面的艺术实践。使你感到这些诗本就是题在画上的。此诗是其中的较有成就者。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诗前两句写背景。首句“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借鉴谢
一百五日倏复来,群阴尽剥阳气盛。惠风出谷云雾开,霁色花光共辉映。
病夫寂寞卧蓬蒿,囊空莫与繁华竞。忽逢朋辈遣长须,招我城南共游咏。
林塘历尽入溪湾,到门始觉日影正。满堂豪翰笔不停,猛气纷纭鼓已更。
曹郐浅陋真小邦,曷敢与抗惟禀命。忆昔横山有遗老,海内独司《骚》《雅》柄。
良辰燕赏集嘉宾,泉流风发交相庆。当时岂有文雅飞,但期不失门人敬。
诗坛十载沦荒芜,墓门草塞音容夐。荒郊茅屋昼闭门,得句欣欣谓予圣。
那堪畏友今盈前,陈刘应徐四座并。怵心刿目岂人工,文章窈渺出天性。
洪涛初过澄波鲜,平坡未尽奇峰横。诸公才调皆掞天,如予只合遐荒迸。
奈何并辔得联镳,好丑妍媸同一镜。雕虫小技不足豪,正变源流那能政?
由来天物忌刻削,万事终须蓄馀劲。日斜投笔酌深杯,束手高斋听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