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海上

唐代李商隐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站在石桥上东望,碧海茫茫与天相连;徐福一去不返未曾寻到不老仙丹。
即使能得到仙人麻姑为之搔背痒,又岂能留住性命等到沧海复归桑田之日?

注释
石桥:秦始皇曾命筑石桥,以便过海看日出之处。
徐福:即徐市。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游琅邪,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始皇乃遣市等,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神药,数岁不得,未果而终。
麻姑:神话中的仙女。东汉时应王方平之招,降临到蔡经之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她三次见过东海变成桑田。麻姑手如鸟爪,凡人背痒时默

创作背景

  自古皇帝都想长生不老。唐宪宗和武宗因求仙服金丹中毒,“暴疾”而死。李商隐写了几首专讽皇帝求仙的诗,《海上》便是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编.三李诗鉴赏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第812-813页

赏析

  诗题为“海上”,诗人即从秦始皇遣使入海求仙下笔。

  “石桥东望海连天”描绘的是在石桥东望看到的是大海苍茫,海天一线的景色。开头二字便点出“石桥”。诗的首句并非单纯写景,而是景中有人——秦始皇。秦始皇站在石桥上东望大海,希望徐福能早日找到长生不老药返回。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再不见其它。

  “徐福空来不得仙”紧承上句,直写求仙的虚妄无稽。秦始皇劳民伤财到头一场空,徐福也未能寻到神山仙人,从此一去不复返。这一句看似平铺直述,实则讽刺意味加深。诗人说徐福不得仙而不直说始皇不得仙,就比较含蓄有味。妙的是不说“徐福空去”,而说“徐福空来”。徐福本来就是一个靠制造神仙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虢州西楼

唐代岑参

错料一生事,蹉跎今白头。纵横皆失计,妻子也堪羞。
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愁来无去处,只上郡西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贡士会试京师

明代高启

国家文治今百年,多士孰赉皆知天。
南宫坐试二三策,能使海内无遗贤。
院门晨开官烛烂,白袍鹄立人五千。
上谈礼乐祖姬孔,下议制度轻雠玄。
临轩曾看宰相贺,云间尽见当胪传。
看花或骑太仆马,锡宴每给司农钱。
登朝出牧知几辈,冠佩剑纷相联。
迩来国运属中圯,争慕死节羞生全。
浔阳老守血洒地,甬东大将魂沉渊。
乃知儒术王政本,至此正赖扶倾颠。
诸生区区抱遗籍,草莱窜亡亦可怜。
南方上公境独治,鹿鸣更欲兴宾筵。
张君几年客夜雨,古檠空案亲韦编。
逢时颇欲见行事,岂但持作求鱼筌。
入场叉手万言毕,众目一叶惊先穿。
辞家又随计吏发,京城远瞻北斗连。
秋风吹衣别酒冷,枯杨浅水阊门边。
君行勿亟我有语,落日尚在车衡悬。
窃闻天子正侧席,此去为拜彤庭前。
挥毫休奏醴泉颂,给札莫赋凌云篇。
但当开口论世事,号令次第宜何先。
坐令王纲复大正,乾枢共仰天中璇。
我今有志未能往,矫首万里空茫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广落花诗三十首 其二十一

明代王夫之

今夕何夕春云徂,子规啼月宵欲孤。银烛一夜烧易尽,珊鞭诘旦踏巳无。

后日青枝献生子,当时綵胜浇屠苏。榆钱虹锦买不住,何况十万铜青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阳台 顾羽素女史绿梅影楼填词图羽素为无锡顾蕳塘孝廉之妹

清代张祥河

拂水安弦,邀云卷幔,吹来玉笛无声。攀摘高寒,妆楼一带香横。

春风词笔垂垂古,有簪花、格自天成。夜蟾明,不信仙居,不傍瑶京。

频呵冷蕊愁何许,但清攸韵写,瘦共诗评。倚遍筠枝,回阑直恁心盟。

臣才不及应渐左,算闺中、赋茗还能。记曾经,飞雪江南,梦绕山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宋代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题画 写景 山水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