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诸子登岘山

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 一作:字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 历史。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水落石出,鱼梁洲清浅;天寒木落,云梦泽广袤无边。
晋人羊祜纪念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代谢:交替变化。
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登临:登山观看。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

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

  

创作背景

  该诗即创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具体时间不详。诗人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正与诗人的处境正相吻合。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64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母 其二

宋代章甫

亡母非如亡父时,曾经问卜亦求医。而今始觉阴阳数,药石无功卦象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始赴东山口杨柳村庄作 其八

明代区大相

荆扉颓岸引,蔬圃乱流通。包橘无千树,芳兰自一丛。

暮云丹水北,古峡苍梧东。柳外春沙没,哀哀何处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湖春游曲 其五

明代区大相

上路填车马,中流沸管弦。折花伤玉手,照水落金钿。

及此芳春日,俱宜妙丽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 其二

元代陈颢

舍舟履平陆,行李相追随。原野何萧条,晨光亦熹微。

前途问征夫,载欣复载驰。吾庐已在眼,僮仆候柴扉。

新归且慰意,奚论昨是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陵庙

元代许有壬

黄陵庙下草萋萋,水远山长听竹枝。末路不求同死处,重华宁有再来时。

霜筠苦泪留千古,野树愁云接九疑。珍重韩公修废坠,却怜侥福类神私。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