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对雪

唐代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写雪 抒情 关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悲叹痛哭的是数万战死的将士,怀愁吟唱的是独坐床边的杜陵老翁。
乱云低垂笼罩着淡薄的暮霭,急雪翻腾回舞于凛冽的寒风。
瓢已丢弃,酒杯中再无滴酒,炉内无火仍映得眼前一片通红。
数座州府的消息已被隔断,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注释
战哭:指在战场上哭泣的士兵。新鬼:新死去士兵的鬼魂。
愁吟:哀吟。
回风:旋风。
瓢: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
弃:一作“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

鉴赏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陷落时候,杜甫被迫困居孤城。诗题“对雪”,却正是国仇家恨一起都来时候,对雪穷身,国事凋零,因为白描;非特因雪寄兴,也非仅仅自伤困顿。却是从一个个体遭遇的侧面,描写整个时局国势的困窘无奈状况。杜甫称为“诗史”,能将个人感遇融合到时局国事的大背景里,从忧身而到忧国,故诗境界深,格局大,意境远,气韵厚。所以此诗以“战哭多新鬼”起,以“数州消息断”结,很有电影剧本的剪辑特色,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历从细节和侧面,去反映整个大的时局战争的愁苦艰难状态。从此着眼,方是看此诗方法。

  此诗一二句中“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杜甫在公元756年(唐肃宗至德元载)冬陷居长安时所作。杜甫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顽固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安禄山叛军展开大战,大败,死伤几万人。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

  

参考资料:

1、 卢国琛.杜甫诗醇.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328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52-453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道坚母哀词

明代徐渭

道坚母在时,随我游五泄。
适当大雪辰,衣湿不能热。
道坚解衣我,絮厚百铢绵。
云是母氏慈,每出必纫缀。
有妇非不勤,母自嗜据拮。
去此不五春,母与子长别。
子来属哀篇,忽值天雨雪。
春候思桑条,秋至感鸣祼。
念昔湿衣裳,命管忘好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灵隐书记净无瑕游京师

明代史鉴

披衣新得戒,杖锡又登程。世路随缘去,空门为法行。

浮云上国远,片月故山明。心地平如水,风波自不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懋南博士暂出回邑以盛藻见观谨依韵奉和二首 其一

宋代葛胜仲

五十之年岁又开,劾归不勇尚徘徊。家徒四壁谢金埒,第乏一区惭玉杯。

彊欲安心师达磨,懒谈真我类投灰。吾僚轻作经时别,犹喜民谣挽得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 其一 用旧韵戏吴奉议

宋代舒亶

眉山敛额。往事追思空手拍。雁字频飞。生怕人来说著伊。

闲抛绣履。愁殢香衾浑不起。莫似扬州。只作寻常薄倖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秦娥

宋代向滈

秋萧索。别来先自情怀恶。情怀恶。日斜庭院,月明帘幕。轻离却似於人薄。而今休更思量着。思量着。肝肠空断,水云辽邈。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