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巡道永留别

唐代戴叔伦

鬓下初惊白发时,更逢离别助秋悲。
从今不学四方事,已共家人海上期。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山旅舍与故人别(一作商山道中)

唐代崔涂

一日又将暮,一年看即残。病知新事少,老别旧交难。
山尽路犹险,雨馀春却寒。那堪试回首,烽火是长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朝中措 其二

宋代曾惇

绿华居处渺云深。不受一尘侵。细看宜州新句,平生才是知音。

凌波一去,平山梦断,谁是关心。惟有青天碧海,知渠夜夜孤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城

清代黄景仁

春城久阴雨,欣见白日轮。照我叹羁寂,更照东西邻。

东家娶新妇,开筵罗众宾。烹臛香彻舍,喧笑夜达晨。

西家屋颓破,中有新死人。床头老妪哭,哭子声酸辛。

共此日光里,哀乐胡不均?无情感客过,侧耳继嘅呻。

触欢叹无怿,闻戚幸有身。俄顷众虑集,首念依闾亲。

有子常若无,不得相对贫。孤灯耿白发,茹苦何能伸。

亦有蓬头妻,抱病卧积薪。自为我家妇,甑釜常生尘。

门户持女手,何以能支振。一身尚乞食,所遇犹邅迍。

言念忽及此,滂沱涕盈巾。若语东西家,哀乐稍可匀。

更欲起相告,事运多相因。啼笑互乘伏,迎送如轮巡。

所见尽逆旅,何者堪为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晖亭

宋代王禹偁

孤亭叠嶂东,宛是古屏风。
每到天将暮,浑疑日再中。
余霞犹散绮,新月已张弓。
一水漪涟媚,千岩木叶红。
玳筵何烜赫,火宅忽牢笼。
隙晃归巢燕,檐拖截涧虹。
果迷丹橘熟,洞讶赤城通。
似烧连松坞,如斑染竹丛。
近邀青琐客,来伴紫芝翁。
望久情无倦,吟多兴未穷。
阳乌看黯黯,归马恨怱怱。
会待长栖隐,青冥逐去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答李方叔

宋代陈师道

平生经世策,寄食不资身。
孰使文章著,能辞辙迹频。
帝城分不入,书札詗何人。
子未知吾懒,吾宁觉子贫。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