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闲居

唐代张籍

东城南陌尘,紫幰与朱轮。尽说无多事,能闲有几人。
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谁见衡门里,终朝自在贫。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含碧堂自警

清代颙琰

众绿被陈根,含生遂长养。孳蕃沐和甘,清幽辉万象。

迟日照琐窗,融融喜明朗。暖气几席盈,阳和满方丈。

习静束身心,曷敢片时放。我镜烛虚灵,物烟任劳攘。

九宇尽含宏,居高慎瞻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对月

宋代李正民

流年苒苒又秋中,对酒何须念固穷。飒飒西风破残暑,迢迢银汉泻长空。

一轮已见今宵满,千里宁知此意同。名姓旧闻题斧扆,重看通籍大明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过江州

明代陶安

楼废犹思庾亮床,山边庙是九江王。近年割据人何在,一片烟莎晓色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宋代欧阳修

齐人谨盐筴,伯者之事尔。
计口收其余,登耗以生齿。
民充国亦富,粲若有条理。
惟非三王法,儒者犹为耻。
後世益不然,榷夺由汉始。
权量自持操,屑屑已甚矣。
穴◇如蜂房,熬波销海水。
岂知戴白民,食淡有至死。
物艰利愈厚,令出奸随起。
良民陷盗贼,峻法难禁止。
问官得几何,月课烦笞箠。
公私两皆然,巧拙可知已。
英英职方郎,文行粹而美。
连年宿与泗,有政皆可纪。
忽来从辟书,感激赴知己。
闵然哀远人,吐策献天子。
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
奈何窒其一,无异釱厥趾。
工作而商行,本末相表里。
臣请通其流,为国扫泥滓。
金钱归俯藏,滋味饱闾里。
利害难先言,岁月可较比。
盐官皆谓然,丞相曰可喜。
适时乃为才,高论徒谲诡。
夷吾苟今出,未以彼易此。
隋堤树毵毵,汴水流弥弥。
子行其勉旃,吾党方倾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

唐代刘长卿

浔阳数亩宅,归卧掩柴关。谷口何人待,门前秋草闲。
忘机卖药罢,无语杖藜还。旧笋成寒竹,空斋向暮山。
水流经舍下,云去到人间。桂树花应发,因行寄一攀。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