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王舍人竹楼

唐代李嘉祐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写物 赞美 抒情 隐居 闲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悠闲地笑着面对那些皇戚权贵,在西江伐取竹子,建起高高竹楼。
南风吹来根本不用摇动蒲扇,头戴“纱帽”与江边的水鸥相对,安闲自在地歇息。

注释
王舍人: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傲吏: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达官显贵。
西江:泛指江西一带,其地多竹。
起:建造。
高楼:指竹楼。
蒲葵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俗称蒲扇。
纱帽:夏季的凉帽。
闲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竹楼的安适和楼主的行动来达一种抛却红尘仕宦、钟情独自隐居的情怀和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概括竹楼的主人的闲散,次句通过取竹建楼的行动具体描写楼主的“闲”,第三句通过反衬手法写出竹楼的舒适凉爽,末句写主人在竹楼中的闲适生活。全诗意蕴丰美,耐人寻味。

  “傲吏身闲笑五侯”中所谓“傲吏”,大约指的是那位“王舍人”,他既然身己为“吏”,却丝毫没有俗务缠身,更着不起那些气焰熏天、炙手可热的“五侯”,其生活情趣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战国时期的庄子,曾在蒙(今河南商丘)做过漆园小吏,楚威王欲拜他为相,被他拒绝了。后世遂称他为傲吏,如晋郭璞《游仙》诗说:“漆园有傲吏。”这里将王舍人比喻成庄子。

  

创作背景

  从题目可知这篇作品是写王舍人竹楼的一首赠诗。这首诗作于公元766—公元779(唐代宗大历)年间作者任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刺史时。   

参考资料:

1、 陈超敏.千家诗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10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317

李嘉祐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14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步芳园

宋代王庭圭

密栽桃李碍车轮,柳下风微不动尘。已办寻春蜡双屐,飞花满地草如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妇词

元代杨维桢

大妇善主馈,甘旨出中厨。
中妇善调筝,清歌似罗敷。
小妇似小乔,中夜读兵书。
丈人不复乐,起起去防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姚上舍良知归武康

明代钟芳

昔年校士苕湖上,羡子多才冠誉髦。大学春深时雨洽,归航冬晚朔风高。

凤飞拟见翀千仞,鹤唳何曾限九皋。显隐由来非两事,好培嘉谷刈蓬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芹溪九曲诗 其二

宋代朱熹

二曲溪边万木林,水环竹石四时清。渔歌棹入斜阳里,隔岸时闻一两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城咏古十六首 其十五 万寿寺

元代乃贤

皇唐开宝构,历劫抵金时。绝妙青松障,清凉白玉池。

长廊秋屧响,高阁夜钟迟。独有乘閒客,扶藜读旧碑。

李嘉祐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