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

宋代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忆濂溪老,五亩园思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春天 感慨 时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美丽的春光已经离去了大半,心中多少郁结幽情都难以诉说。
燕子筑巢未就,穿梭于寒食雨中衔泥筑巢,自己却像那落花之中喝醉了酒的人,昏昏沉沉。
窗外的青草惦记着濂溪老周敦颐,几亩田园思念着涑水翁司马光。
我没有写招魂赋只能让屈原去独自狂啸了,姑且排列词句,酬答春天的造化之工。

注释
韶光:指美好的时光,多指美丽的春光。
寒食:即寒食节。
中酒:受到酒的伤害。
逆:迎接。濂溪老:指周敦颐。他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
私:偏爱。涑(sù)水翁:指司马光,

创作背景

  咸淳(公元1265—1274年)间,南康守叶阊聘他做白鹿洞书院堂长,他不做,以闲居山林为乐。国破家亡之际,有力挽狂澜而杀身成仁者,也有隐遁山林以保全名节者,这首诗即作者为表现后者的心态而作。   

参考资料:

1、 严寿澄,贺银海.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1337-1338
2、 陶文鹏.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920

赏析

  此诗首联直抒胸臆,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颔联紧承首联之意,写诗人在春景中所见所感;颈联是上二联思想情绪的转折和过渡,作者轻轻荡开其幽情,以草木娱己;尾联进一步明朗前意,以超脱现实的闲适态度来排解幽情。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与宋代许多名家,如苏轼、秦观、陈与义等写《春日》的诗不同,他们都是从写景入手,而作者却直抒胸臆,他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盛春已经过去了,这大宋朝的国运也如美好春光一样一去不复返了。故这“幽情”既是伤春,亦是忧国,她浑然一体,隐约朦胧,难以表述,因而使诗人感到郁闷惆怅

  

吴锡畴

(1215—1276)徽州休宁人,字元伦,一作元范,号兰皋。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1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绝句九首(前六首已见第十三卷中)

唐代杜甫

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
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
设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允祯选南部主事意其怏怏诗以慰之

明代吴琏

城西深处暂盘桓,老得微安少亦安。独喜官中好消息,不知风雪五更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立秋夕与明卿过子相 其二

明代王世贞

清尊玳瑁发,高馆湛卢鸣。且黜人间语,凭骄秋外声。

异时心竞折,流俗态相惊。回首驱公事,纵横任两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叔父承事用先公旧韵作诗次韵和呈

宋代葛胜仲

西笑惟携插架书,雍容车骑不求都。观光凤阙前踪在,寄恨鸰原往事徂。

喜见教忠跻显仕,勉从迎养涉修途。新诗清婉追棠棣,乐孺当年共究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朱松

一霜木叶纷纷妥,园夫献梨红颊椭。亦知胸次本清凉,且欲与君充饤坐。

吴锡畴

(1215—1276)徽州休宁人,字元伦,一作元范,号兰皋。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