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樵夫

宋代萧德藻

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樵夫每天挑着一担干柴到古渡头去卖,换的钱便足够一天的开销。
回到家后又在山涧边磨快刀斧,为筹集明天的生活费用做好准备。

注释
盘缠:本意指路费,这里作开销解。
优游:悠闲。这里是宽裕的意思。
谋:筹划。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 . 宋诗三百首全解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 第211-212页 .

赏析

  这首绝句写山中樵夫的生活。诗在表现艺术上有两点值得赞赏:一是诗写的是深山的樵夫,但没有明说,通过“古渡”、“涧底”二词,含隐不露地告诉大家;二是诗写樵夫一天的生活,以“又作全家明日谋”暗逗,说明樵夫天天如此,带有典型性。这样细微的构思,是宋人绝句的长处,也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

  诗人写樵夫的生活,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写的呢?这点可以根据对诗的不同的理解来推敲解释。如果着眼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谋”,则可如此解说:诗人认为樵夫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辛辛苦苦地打了柴,远远地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钱只够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又忙着磨快斧头,为明天的生活考虑。再进一步扩大思维,如果樵夫病了,或者刮风下雪,他的“明日谋

  

萧德藻

  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

► 2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公署

唐代陈峤

当默任言言是垢,当言任默默为尘。
当默当言俱无任,尘埃何由得到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文恪讷

清代严遂成

危坐怒色含怒意,画工瞷之图献帝。问其内讼过甚微,蹶者趋者碎茶器。

附火寒燎胁下衣,至肤始觉肤羹沸。拊摩寿骨死犹未,一病再病命且既。

僵眠不听归私第,明朝学舍当丁祭。文教肇开三百年,亦复应诏言修边。

边备实兵兵屯田,多用其言言可传。其言可传行不得,若使上马去杀贼,隍中羌缚赵充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郑女弹筝歌

唐代顾况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
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
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虎跑泉寺同孙枢相王李二柱史宴集次苏韵时王柱史将代

明代温纯

林深地僻构禅堂,雨霁风来襟袖凉。花发满原春未改,灯传列祖月同长。

清时且喜成三笑,话别先愁各一方。好景共游难再得,醉馀且觅虎泉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别范希声

宋代王安礼

驿吏闯晓鼓,仆夫乐晨征。叙别何草草,君今千里行。

捧檄近京国,拜亲还洛城。层峦望太行,慷慨无俗情。

嗟我寔僚友,追攀劳至诚。赠言岂无意,爱子智虑明。

抱才太华高,视利鸿毛轻。世路有夷险,君行常直清。

朝廷正博采,幕府讵久撄。少别勉自爱,他年看名卿。

萧德藻

  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