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杏花

宋代王安石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
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
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拦水的石坝跨过空旷的水面,茅屋就坐落在溪水清明的小溪旁。
俯看娇艳富丽的杏花,并不觉得花儿胜过水中的倒影。
巧笑嫣然如同景阳宫的妃嫔,含笑落进宫井之中。
水面涟漪,将水中佳人的容颜妆饰弄得残破难整,让人惆怅不已。

注释
石梁:石头堆成的拦水坝,用来捕鱼等。
清炯(jiǒng):清明,指阳光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
娇饶:即娇娆。娇艳富丽貌。
景阳妃:指南朝陈后主的嫔妃张丽华、孔贵嫔等。史载,隋军入台城。后主避之,与张丽华、孔贵嫔俱入景阳宫井中。隋军窥井而呼,后主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退居金陵之后,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宋人王铨《默记》卷下曰:“荆公暮年赋《临水桃花》诗:‘还如景阳妃,含叹堕宫井’”云云,可证此为老年之作。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钱学增编著. 宋诗精华二百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47-48.
2、 王兆鹏,黄崇浩编选. 王安石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115-116.

赏析

  此诗前半首写花影,突出水中的花影之美胜于花的自身;后半首由水中花影,联想及南朝陈后主及贵妃张丽华国破人亡的境遇。此诗艺术构思的独到之处在于,不直接描摹杏花本身的娇美艳丽,而全用比喻手法烘托,展现她在水中娇娆的倒影。

  首联石桥跨过了空旷的水面,茅屋正在清澈闪亮的溪水畔。这里用了两个形容词:“空旷”“清炯”,都借指水面,是用了修辞中所谓借代的方法,以形象具体的特征代替抽象的概念,遂令诗意丰满,形象鲜明,如直说石梁渡河,茅屋临水,则兴味索然了。

  颔联说俯看娇美艳丽的杏花,似乎并未觉得它本身比水中倒影更美,王安石很懂得水中之影的妙处。寻绎其原委,水中之影自有一种清莹而缥缈的美感,严羽《沧浪诗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夕阳

唐代陆龟蒙

渡口和帆落,城边带角收。如何茂陵客,江上倚危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发白马

唐代李白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乐府 写马 战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乐二首

明代邓渼

隐几虚堂樾荫移,家人喜愠不令窥。
寻常甘脆支旬日,单复衣裳逐四时。
比舍读书儿窃听,中园载酒妇常随。
人生行乐空何待,五十头颅足可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史计使

宋代赵汝腾

皇华叱双遂驱驰,抱病匆匆语别离。
不到天风海涛地,空吟春树暮云诗。
似闻信宿留桑下,惜不扁舟趁水涯。
一笑论文何日再,玉川为我说相思。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