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禅院

唐代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饮酒 惋惜 时间 感慨 寂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整条酒船给喝个精光,十年的青春岁月,总算没有虚度。
今日,我两鬓银丝,躺在寺院的禅床上,风吹落花,茶烟在风中轻轻飘飏。

注释
诗题一作《醉后题僧院》。禅院:寺院。
“觥(gōng)船”句:化用毕卓典故,据《晋书·毕卓传》:”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觥,酒杯。觥船即载满酒的船。棹,船桨。
公:指酒神。
禅榻:禅床,僧人打坐用的床具。
飏(yáng):飘。

参考资料:

1、 陈光.杜牧诗赏读:线装书局,2007:166-167
2、 刘逸生.杜牧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199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诗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当是作者晚年时在禅寺修养时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 陈光.杜牧诗赏读:线装书局,2007:166-167

赏析

  前两句写诗人年轻时落拓不羁、以酒为伴的潇洒生涯。诗人暗用毕卓的典故,说自己十多年来,常常乘着扁舟载着美酒,自由自在地泛舟漂流,在酒的世界里如同毕卓那样,忘忧忘返,觉得万事皆空。用十年的青春岁月来与酒相伴,真算得上不辜负酒神。这里的“觥”、“公”同音双关,由“觥”到“公”的转换见出诗人对酒的赞颂,酒以其忘忧解忧而成了诗人的友人、恩人。由此也暗寓着诗人在多年来郁郁不得志、借酒浇愁的真实生活状态。

  后两句表现出一种洞悉世情的洒脱。诗人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了,斜卧在禅床边,品着僧人献上的清茶,见煮茶的袅袅轻烟盘旋在微风中,此刻的闲情与安逸惬意飘然。可能是诗人借清茶一杯以消酒渴,也可能是晚年因体衰而不能多饮聊且以茶代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南妇

元代王冕

江南妇,何辛苦!田家淡泊时将暮,敝衣零落面如土。
馌彼南亩随夫郎,夜间织麻不上床。
织麻成布抵官税,力田得米归官仓。
官输未了忧枵腹,门外又催私债促。
大家揭贴出陈帐,生谷十年还未足。
长儿五岁方离手,小女三周未能走。
社长呼名散户田,下季官盐添两口。
舅姑老病毛骨枯,忍饥忍寒蹲破庐。
残年无物做慈孝,对面冷泪空流珠。
燕赵女儿颜如玉,能拨琵琶调新曲。
珠翠满头金满臂,日日春风嫌酒肉。
五侯七贵争取怜,一笑可得十万钱。
归来重藉锦绣眠,罗帷暖拥沈麝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大笑出门卷送李烟客三首 其三

明代邓云霄

四方男子事,儿女强牵衣。名岳行应遍,雄心去若飞。

泛交投剌易,高调和人稀。揽胜兼怀古,奚囊满载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后同姚元白杨惟五游城南诸寺四首 其一

明代欧大任

万叠青山绕帝城,城南竹杖喜春晴。游人多问华林苑,谁解长干寺里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二

清代丘逢甲

自设屏藩障海滨,荒陬从此沐皇仁。将军不死降王去,无复田横五百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寿前人)

宋代赵文

恰好菊花前二日,寿星高照秋天。堂前王母鬓方玄。怀中娇凤小,已解祝公年。
如此生涯如此屋,看看海亦成田。闲中多把酒杯传。长生无别诀,放下是神仙。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