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孙,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裴光庭出身于河东裴氏中眷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后因建议让突厥参与封禅,升任鸿胪少卿、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拜相,初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次年又升任侍中。他任相期间,提出“循资格”,以资历作为擢用官吏的标准,还建议向吐蕃传播中原典籍,后封正平县男。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裴光庭病逝,时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师,谥号忠献。
► 1篇诗文鸡娄大鼓声渊渊,南村北里车骈阗。神去神来送迎毕,广徵戏具娱新年。
寻橦缘曲走长索,吐火吞刀相继作。陡然变出狻猊形,一啸长风振林薄。
盘旋上下声咆哮,寒光凛凛拳金毛。锯牙磨厉地欲裂,铜头
阁迥玄潭出,山回绀殿虚。云霞窥坐榻,神鬼护精庐。
何意终逃禄,谁同赋遂初。地犹三诏后,人是一龙馀。
亭放徵君鹤,银焚学士鱼。捷猿攒暗壁,闲雀下空除。
溪罢严陵钓,园荒董相蔬。贤良今对策,太史旧藏书。
蕴玉山情适,披云野望舒。清尘不可接,高步访天居。
石上流水,渐彼蒲英。涤根孤弱,植芳不倾。抚我平昔,居然既往。
揽景无及,何用追赏。水无旋流,卉木有方。冬春屡易,天故不常。
一善可师,万端方迷。授我坎坷,天故不齐。浩浩方隅,茫茫圆轨。
有命艰贞,繄惟今始。愠不可长,逸不可终。含默难言,孤置我躬。
乌元鹤白,其辨易知。分芒析微,何者忌疑。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孙,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裴光庭出身于河东裴氏中眷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后因建议让突厥参与封禅,升任鸿胪少卿、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拜相,初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次年又升任侍中。他任相期间,提出“循资格”,以资历作为擢用官吏的标准,还建议向吐蕃传播中原典籍,后封正平县男。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裴光庭病逝,时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师,谥号忠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