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庐山凌空挺拔屹立长江岸边,在一路青翠中我驱车盘旋登临。
以冷漠的目光朝向大海展望世界,暖风吹来了雨滴洒向那江面。
白云漂浮在九条大河之上黄鹤当空高翔,波涛直下江东腾起袅袅烟雾。
昔日的陶潜已不知道去哪里了,桃花源里现在可以耕田劳动了吗?
注释
跃上葱茏四百旋:葱茏,草木青翠茂盛,这里指山顶。
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旋:盘旋。
冷:冷漠。
江天:江和天。
九派:见《菩萨蛮·黄鹤楼》九派注。《十三经注疏》本《尚书·禹贡》“九江”
参考资料:
诗开篇一“飞”字灵动异常,一“跃”字威风八面。庐山九十九座山峰蜿蜒连绵,气势雄伟,诗人却能让其“飞峙大江边”,不仅化静为动,而且化山石为生命。奇瑰的笔墨让原本雄伟的庐山瞬间又拥有了一层神奇的色彩。然而正是这奇崛雄伟、郁郁葱葱的高山,诗人却能一“跃”而过“四百旋”的山弯立于高巅,俯视江湖山川、纵览人间风云,大有成竹在胸、跃跃欲试、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这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登上山顶,立于山巅,万千气象,都来眼底。成竹在胸的诗人面对眼前诡谲苍茫的云雾之海,想到的是“小小寰球”舞台上正演绎着的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与背叛,不觉以大鹏蔑视蓬间雀般的眼神报之以一瞥。其时的中国,先有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孤立与封锁,近有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13篇诗文
为打球子作
夭桃绽锦囊,嫩柳垂金线。梨花喷白雪,芳草绿铺茵。春日郊园,出凤城闲游玩。选高原胜地面,就华屋芳妍,将步踘家风习演。
【梁州】列俊逸五陵少年,簇豪家一代英贤。把人间得失踏遍。输羸胜败,则要敬爱相怜。忘机乘兴,花径斜穿。高场上角坐处盘旋,要高名天下人传。头捧急钻彻云烟,二六紧巧妙两全,高场中扶辊能眠,非是过口身不到,三斗声名显。论出远更休选,折抹待占。事画团栾莫施展,占镇中原。
【三煞】四周浓绿围屏甸,一簇深红罩短垣,习行打远乐霞川。据那义让廉和,有仁德高低无怨,要知左右识体面。担捧笼叫须奴趁圈,尽日连年。
【二】轻轮月杖惊花片,慢辊星丸荡柳线,一行步从紧相连。诸传戏都难,唯摇丸元无酌献,自古与流传。想常胜寻思意非浅,但犯着死处休言。
【一】旧作杖结束得都虬健,绒约手扎拴的彩色鲜。锦衣抛胜各争先,得胜的欣然,画方基荷茵庭院。安员王将袖梢先卷,觑上下,观高低,望远拉,料得周正无偏。
【尾】畅道引臂员扇,棒过处飞星如箭,茂林中法头不善。指觑窝落在花柳场边,不吊上也无一步远。
我行范阳道,水次遇老叟。时当孟冬尽,破褐露两肘。
邂逅一咨诹,向我再三剖。哭言水为沴,天意苦难究。
今年六月间,一日夜当丑。山水从西来,声若万雷吼。
水头高十丈,没我堤上柳。手指官路旁,瓦砾半榛莽。
昔有十数家,青帘市村酒。人物与屋庐,平明荡无有。
水面沈沈来,忽见铁枢牖。数日得传闻,水蚀紫荆口。
老稚随波流,积尸比山阜。远近皆汤汤,昏垫弗可救。
如此数月馀,乃可辨疆亩。下田尽沮洳,高田剩稂莠。
农家一岁计,不复望升斗。官府当秋来,催租不容后。
嗟嗟下小民,命在令与守。更有观风使,仰若大父母。
见此如不闻,恐或坐其咎。我民千馀人,血首当道叩。
始获免三分,有若释重负。奈何急馀徵,日日事鞭殴。
夫征又百出,一一尽豪取。悲哉一村中,窜者已八九。
老夫家无妻,一儿并一妇。两孙方提携,尽可慰衰朽。
岂期天不吊,一旦遂穷疚。一儿水中没,一妇嫁邻某。
两孙鬻他人,偿官尚难勾。老身自执役,有气孰敢抖。
反羡死者安,苦恨生多寿。诏书开赈济,奉者有贤否。
终为吏所欺,此食亦难就。与其馁填壑,不若举身走。
一饱死即休,宁复念丘首。呼天一何高,呼地一何厚。
我闻老叟言,垂涕者良久。恭惟天子圣,化泽被寰囿。
声色弗自御,游畋敢谁诱。稼穑深所知,真如古明后。
庶徵岂不谙,一变故非偶。无乃诸皋夔,此责当敬受。
谁谓斯民痛,不可事焫灸。我亦食人禄,深惭结朱绶。
岂无致泽心,无地可藉手。立马野踟蹰,悲风动林薮。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