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涉江采芙蓉

两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

赏析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这两句是说,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

  

创作背景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大多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本诗即是组诗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参考资料:

1、 《中国文学经典》编写组编写.《中国文学经典》: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04
2、 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7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吴歌

宋代谢翱

玄发照秋水,茱萸香未歇。风吹夜合花,露湿衣上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环卫惟寅

明代胡应麟

京洛逢君解佩刀,翩翩人识凤凰毛。歌残白雪瑶华在,梦倚青云玉树高。

故国深秋淮甸雨,归心寒月海门涛。江鱼塞雁能相忆,莫滞西堂五色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原仲竹

宋代刘子翚

夕烟浮野圃,春竹过邻墙。
石涧深深影,风轩远远凉。
禅心敲有韵,翠袖倚生香。
不有冰霜劲,蒿莱到汝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喜雨

宋代李昉

溟濛烟景似江皋,静赏何须郭外遨。点点暗滋花气色,祁祁尽作麦脂膏。

洗开玳瑁湘妃竹,裛损烟脂阿母桃。昨日君王倚栏看,东风吹湿赭黄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灵溪道旁水阁

宋代姚勉

一碧无波湛浅溪,钓舟已系打鱼归。
碧山黄叶排如画,中有联翩白鹭飞。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