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从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注释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竹林丛中。
窥(kuī):从缝隙中看。
檐(yán):房檐。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参考资料:
本篇是诗人吴均《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作品通过对山居小屋悠远、静谧的环境描写,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闲适自在的心情。
“山际见来烟。”“这里的山际”说的是目所能及的山与天相接的地方,写的是极目远望之处。“来烟”,写的是诗人远望所见的动感物象,即远远地看见岚气云烟从天边飘来,这一描写有力地再现了山居小屋环境的深邃和悠远,给人创建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幽深神秘的美感想象空间。
“竹中窥落日。”这句的“竹中”,从一个“窥”字可以看出说的应该是竹林的空隙,“落日”就是诗人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见到的明亮清新的一个动感物象。从这个“窥”字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这里写的是近景,即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视到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153篇诗文
五旬三过九华山,一度阴寒一度雨。此来天色稍晴明,忽复昏霾起亭午。
平生山水最多缘,独此相逢容有数。人言此山天所秘,山下居人不常睹。
蓬莱涉海或可求,瑶水昆崙俱旧游。洞庭何止吞八九,五岳曾向囊中收。
不信开云扫六合,手扶赤日照九州。驾风骑气览八极,视此琐屑真浮沤。
桂枝香 病榻僵卧,偶一寄声,缅怀两宋词人,莫能追步,制为此调,用质凫翁
清歌对酒。问两宋词人,最谁低首。风骚宗主第一是,清真不朽。
梅溪骖靳群空矣,比李杜、白云石帚。东坡赤壁,稼轩北固,唾壶碎否。
有井处皆能歌柳。知三变耆卿,辞原齑臼。漱玉无多,巾帼谁堪敌手。
梦窗后盾群推许,最堪伤秦七黄九。宜州城上,藤州亭下,垂名永久。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