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夜 / 夜月

唐代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北斗星横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斜。
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注释
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初。新透:第一次透过。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77
2、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12
3、 霍雷.唐诗总评: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793

鉴赏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

  
刘方平

刘方平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鹦鹉洲即事(一作眺望)

唐代崔涂

怅望春襟郁未开,重吟鹦鹉益堪哀。曹瞒尚不能容物,
黄祖何曾解爱才。幽岛暖闻燕雁去,晓江晴觉蜀波来。
何人正得风涛便,一点轻帆万里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半閒

明代张弼

身世烟霞尘土间,五分忙里五分閒。轩裳未果从龙去,杖履时能伴鹤还。

暂试囊中餐玉法,偶于陇上讲金丹。抓髯一笑图南老,何事常年卧华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怀筠心姊妹

清代王淑

迢递关河隔,天涯各一方。相思愁万斛,忆别泪千行。

迹已空兰若,春还到海棠。病中消岁月,客里惜韶光。

北雁传书远,南云引领望。关心新节物,回首旧词场。

月落知情重,江流与梦长。卷帘人寂寂,极目倚回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秋兴八首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 其七

清代钱谦益

配天列圣万年功,弓剑衣冠覆载中。赤羽九乌齐捧日,白翎一鸟亦呼风。

金山御气千年紫,银海神灯乙夜红。看说诺皋应拊手,官家终古属刘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安书情投知己

唐代李频

陕服因诗句,从容已半年。一从归阙下,罕得到门前。
每候朝轩出,常看列宿悬。重投期见奖,数首果蒙传。
转觉功宜倍,兼令住更坚。都忘春暂醉,少省夜曾眠。
烦暑灯谁读,孤云业自专。精华搜未竭,骚雅琢须全。
此事勤虽过,他谋拙莫先。槐街劳白日,桂路在青天。
取第殊无序,还乡可有缘。旅情长越鸟,秋思几秦蝉。
月色千楼满,砧声万井连。江山阻迢递,时节暗推迁。
道即穷通守,才应始末怜。书绅相戒语,藏箧赠行篇。
致主当齐圣,为郎本是仙。人心期际会,凤翼许迁延。
毕竟良图在,何妨逸性便。幽斋中寝觉,珍木正阴圆。
隐几闲瞻夜,临云兴渺然。五陵供丽景,六义动花笺。
倘与潜生翼,宁非助化权。免教垂素发,归种海隅田。
刘方平

刘方平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