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4篇诗文
次梅厓留别韵
明代:罗玘
夹河好树徐徐数,向晓轻舟细细那。眼底乾坤容我老,胸中芥蒂任渠多。
滕王阁上记如许,白鹿洞前山若何。千古东湖徐孺宅,春来依旧草生么。
金山七咏 其二 妙高台
明代:程敏政
东风留客棹,白日此登台。帆影来无际,江声去不回。
东瀛寓园有松柏数十株傍馀隙地一弓以梅花补之
清代:姚倩
茅檐竹牖傍山涯,小住何妨便当家。侬自携锄君抱瓮,一庭明月种梅花。
第一百六十一
宋代:文天祥
杂兴 其五
宋代:徐鹿卿
岂不谋数椽,吾力苦未足。破屋傥支撑,尚堪灯火读。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