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4篇诗文
胡姬年十五
魏晋:刘琨
许昌道中
明代:李寄
春风难慰此飘蓬,路入中州处处同。旅麦野棠荒集上,马铃车铎滚尘中。
甲寅八月约大田胡同登钓台次旧韵 其二
明代:张天赋
扫却苍苔坐满矶,青山绿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饮,莫惹红尘两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归酩酊过湖西。夕阳牧笛声嘹亮,惊起寒鸦古木啼。
石端若以朱丝栏见邀作而偶失所在久方得之喜而赋诗寄丁希韩因以见及遂申前志次韵
宋代:李之仪
断雁沈踪共倚栏,定应齐客解偷关。忽惊辽鹤排空至,何啻廉珠昨夜还。
假宠已惭名下误,强颜终愧笔头悭。江流有尽情无尽,须把高风付子山。
入歙
宋代:方岳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