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186篇诗文
泪尾弹潮,眉心拥岫,短篷江上。红桥画舫,曾听杜娘秋唱。
到而今、青衫未乾,盟鸥学得飘零样。似小楼听雨,残筝短烛,梦昏罗帐。
事往。成惆怅。又换了年时,卖花门巷。蘋洲打桨,剩有冷鸳堪傍。
那知人、吹瘦玉箫,情天老去秋无恙。但舞枫、一叶题红,带愁遮断港。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