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村中老人答

唐代李端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
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故人遂初过山居

唐代王翰

秋气谁相问,荒居懒闭门。剑歌双鬓换,国步寸心存。

漫写当年事,偏惊此日魂。风流非旧日,有虱对谁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郊行

元代陈高

郊行日迟迟,风和气维穆。沟渠水方涨,陇麦秀以绿。

荒村兵燹馀,萧条数家屋。农人重田事,偶耕及春燠。

老妇饷其夫,稚子饭黄犊。我本疏散人,出游靡拘束。

已无簪缨累,但望禾黍熟。逍遥乐吾生,奚复忧荣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王元美小祇园

明代欧大任

宰官身已事东林,厌向金门学陆沉。醉后双钩沧海色,灯前半偈白云心。

持经颇解清斋久,投老偏能住岳深。策杖给园精舍近,可容同社一相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谷氏

明代李梦阳

零雨晨微微,艾叶何旆旆。端居辍中忧,驾言送狂迈。

黄河流汤汤,飞云下燕代。临汀罗觞俎,趁景徙倾盖。

辕马望路鸣,仆夫整衣带。孰非金章容,子也独所爱。

行行树声猷,及此明良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凰台上忆吹箫•和漱玉词同阮亭作

清代彭孙遹

宝鸭抛烟,寒螀泣露,兰桡催发湖头。正银河清浅,残月如钩。

多少情悰欲说,知无奈、则索行休。纱窗静,几株疏柳,一片清秋。

堪忧。个人何处,那衣香手粉,髣髴还留。忆旧年此夜,花压层楼。

静对金波似水,桃笙上、隐隐回眸。伤心处,依然花月,添却离愁。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