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并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一位快乐的君子,他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抚人或使人安定。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并且这根樛木都被葛藟覆盖了。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扶助他人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好几根葛藟爬上这根树枝,缠绕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成就他人。
注释
从“祝贺新婚”方面的鉴赏
《诗经》中的“兴”语往往兼有“比”义,《樛木》就是如此。“兴”者起也,“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从这一解说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二句,乃是首章所咏之本体;“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二句,则是引起所咏之词的“兴”体。后二章每章只改动二字,大体意思与首章相近,运用的是“国风”常用的“叠章”形式。以反覆咏唱逐层推进,在回环往复中造成浓浓的感情。故从“兴”之引起的“所咏之词”看,这乃是一首为“君子”祝“福”的歌,当无可疑。
而这三章中的“兴”语,同时又带有“比”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中的“彼物”即“樛木”
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一篇《樛木》很好的表现了西周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纯朴的民风。
参考资料:
圣飨申精意,灵心察至虔。因知斋次雪,为显祭时天。
清庙陈丰洁,中坛致吉蠲。乐和来瑞物,景霁见非烟。
卜日灰飞管,通祠火举权。短茵新礼重,虚幄睟容专。
盛美推穹昊,釐祥被幅员。庆成朝万玉,霈泽谨三钱。
有幸瞻熙事,无才列奏篇。为民祈福应,亲记德音宣。
严飙卷枯藿,霜隼厉狄翮。翩翩骝马子,意气一何赫。
朝驰上东门,暮遍洛阳陌。臂弯两角弓,宝刀雪花白。
借问此谁子,无乃汉相如。昔挈一束书,今乘驷马车。
虎士为执鞭,县令皆前驱。倾城莫不叹,观者填路衢。
举手谢乡人,荣耀但区区。丈夫树名勋,所志在唐虞。
扬袂径北去,万里谁能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