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夫石

唐代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上头 一作:山头)
行人归来石应语。
妇女 命运 恋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等待丈夫的地方,江水滔滔不绝地流淌着。
女子变成了石头,永不回首。
在山巅之处,每天风和雨都在循环交替着。
行人若能回来的话,那么石头也应该会说话了。

注释
望夫石:据南朝宋人刘义庆的《幽明录》记载: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其形状像人立。相传过去有个贞妇,其.丈夫远去从军,她携弱子饯行于武昌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望夫石因此而得名。
上:作“山”,山上。
复:作“和”,与。

参考资料:

1、 郭志明 .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 :147 .
2、 王建 .王建诗集校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年 :25 .
3、 王建 .《王建诗集校注》 :巴蜀书社 ,2006年 :23 .
4、 杨元刚 .语用、语境与关联——《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1-2 .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王建居于武昌时根据当地传说以及望夫石石像所作的一首诗。

  “望夫处,江悠悠”这里有浩浩不断的江水,江畔屹立着望夫山,山头伫立着状如女子翘首远眺的巨石。山、水、石,动静相间,相映生辉。“望夫处,江悠悠”,写出望夫石的环境、气氛。“悠悠”二字,描绘江水千古奔流,滔滔不绝,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同时又衬托望夫石的形象,把静立江边的石头写活。仿佛是一尊有灵性的石雕傍江而立,翘首远望,在思念,在等待。这种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不仅使画面生动,有立体感,而且也暗喻了思妇怀远,思念之情的绵绵不绝。“悠悠”在这既是写景状物,渲染环境气氛,又是摹情写人,形象地描画了思妇相思的情状。这二句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王建居于武昌时根据当地传说以及望夫石石像所作的一首诗。  

参考资料:

1、 郭志明.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50-151
2、 周啸天.隋唐五代诗词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291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41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阳翟张主簿之任

唐代独孤及

旧闻阳翟县,西接凤高山。作吏同山隐,知君处剧闲。
少年当效用,远道岂辞艰。迟子扬名后,方期彩服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乐山人弹易水

唐代贾岛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即事四绝 其三

宋代王炎

著人春气浓于酒,老眼倦看深浅红。只有睡魔降未得,铜瓶鱼眼沸松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临淮李公子

明代戚继光

隔岁相看思渺然,尺书忽向故人传。九关天启青云业,千古春涵白雪篇。

列塞戈矛犹独倚,清时雨露为君偏。劳歌欲和惭同调,瑞气西依斗极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霁登周王城

宋代梅尧臣

行行古城头,历览古城下。
水鸟傍人烟,河流隔桑柘。
秋山豁晴翠,野老亲时稼。
民讼今已稀,闲登厌官何。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